浅谈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陈红菊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陈红菊
[导读] 摘要:在当今建筑行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建筑行业职业病发病率在近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各行业的前几位。
        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51
        摘要:在当今建筑行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建筑行业职业病发病率在近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各行业的前几位。建筑工程职业健康卫生安全的管理工作引起了行业内部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接受着大众的监督,一线工人的防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也随社会的进步而增加,故而,作好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业病;主要危险来源;预防措施;应急处理
        引言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分十大类,132种。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要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处置突发职业危害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生产安全、职业危害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维护企业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建立预教、预测、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事故隐患预防体系,完善教育制度,改善安全环境,预防职业危害安全事故。职业病防治投入的费用和满足现场作业人员配备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三、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危险源及危害类型
        职业病危害事故危险源应结合施工现场有关资料和技术参数作认真分析。主要职业病危害危险源有: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高温、噪声等。
        1、粉尘危害包括水泥粉尘、电焊烟尘、石材粉尘、石膏粉尘等。石材装饰施工过程中的切割、磨边等皆可产生大量粉尘。焊工在进行钢材焊接操作中,可产生大量烟尘。进行石膏、腻子搅拌及打磨抛光可产生大量粉尘。其中石材、水泥、石膏粉尘可导致接触人员罹患尘肺病。
        2、有毒有害气体危害源包括油漆喷涂、防水沥青卷材施工、油膏嵌缝、密闭空间的施工等。如外架钢管等文明施工涉及的油漆涂刷,内、外墙面喷漆、金属楼梯及栏杆油漆施工易产生苯、甲醛等有害气体。消防水池存在的积水和未及时清理的材料,长期浸泡腐烂后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3、高温危害来源受施工环境、气象条件等影响,夏季高温期,工人进行模板铺设和钢筋制安及焊接,暴露在作业层面上的室外作业,模板板材具有吸热性质,因此在操作层上的实际温度比气象预报温度高,更易造成中暑现象,对施工人员身体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4、噪声危害的主要来源产生于施工阶段,如土方挖运(回填)、模板铺设、拆除、材料切割、磨边、空压机、泵送混凝土、振捣等。噪音超过一定数值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从业人员听力、情绪及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同时对施工现场周围居民的生活及工作带来影响。
        四、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
        按危险源的不同类型制定预防措施,备足防护用品,做好发放及监督落实工作。
        1、预防尘肺病措施
        加强扬尘管理工作。落实主体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制定防尘措施。
        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让职工充分了解和认识到粉尘的危害。
        作业场所的定点总粉尘及呼尘浓度要定时检测。
        高层施工作业主体上应设置防尘喷雾装置。所有施工区域围挡、围墙及生活区应全部安装喷雾装置。
        进行相关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
        接触害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加强通风,将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规定的标准以下。在消防水池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内进行施工,必须有送排风设备,且在人员进入前先进行一定时间的送排风并保证施工全过程的送排风,严禁无风作业。加强个体防护,佩戴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
        油漆喷漆工作应设置隔离区域及警示标牌,进入的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品。
        3、高温中暑预防应对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增强施工人员的防高温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降温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安排高温时间工人的劳动作息制度,鼓励错时上班。
        加强医疗预防工作,组织好作业人员学习医疗互救,培训保健员进行中暑的初级救护和发放防暑药物等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者不能从事高温作业。
        4、噪音预防应对措施
        选择低噪音设备,保持设备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消音降噪的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应立即进行检修。加强设备维修,减少设备老化带来的噪声。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五、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气体中毒事故时的紧急措施:发生气体中毒事故时,立即带好自救器撤离,撤离前必须切断工作地点机电设备电源,撤离时要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应先救人,后救灾。立即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或地面。施救者戴好自救器,且及时帮组被救人员戴好自救器,并将中毒者领口及腰带松开,并使患者保暖。待人员撤至安全地点以后,立即电话报告调度灾区情况。对一氧化碳轻症急性中毒者,立即转移至新鲜空气中,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吸入新鲜空气,可很快恢复;对中度和重度中毒者,除上述处理外,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加压给氧,注射呼吸兴奋剂;对昏迷不醒者,可由专业医护人员予以施救。如有二氧化碳窒息人员,立即将其转移到新鲜风流区域稍作体息后。对于窒息时间较长人员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先要搓擦他的皮肤。救护中,施救人员一定要沉着,动作迅速,在进行急救的同时,请求就近医院派医生来配合救治并及时送医。
        2、高温中暑应急救援措施:轻症中暑的患者,让其迅速离开高温或日照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或阴凉处,适当吹风并给以清凉饮料,稍休息可恢复正常;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明显者可给以消暑药物,可很快恢复正常。重症中暑者,应送医院抢救治疗,根据病情分别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噪声应急救援措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异常噪音或噪音指标超过国家最高标准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定期体检发现职工听力严重下降或出现严重烦躁情绪,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六、急救物资备用与储备
        施工项目应做好应急救援所需设备、器材及药品的备用与储备工作,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保证状态良好及可用性,真正起到消除职业病危害,降低损失的目的。
        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时,应了解职业危害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联动附近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医疗抢救和现场调查控制等工作。
        七、结语
        由于建筑行业特点决定施工工人流动性大,工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防护意识淡薄等因素,卫生部权威专家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将会进入一个职业病频发的时期,因此,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尽管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各级管理部门充分重视,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开拓创新,必定能开创建筑业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职业病防治法》
        [2]粉尘危害及防治知识职工普及读本
        [3]华西集团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南
        [4]感恩改革开放40周年《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知识职工及读本》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