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乡镇总体规划的思考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申帅彪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旅游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使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得以全面实施。
        荥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川雅安  625200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旅游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使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得以全面实施。目前,很多地方的旅游管理部门只顾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国家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初衷并未深度领会,而是一味求增长、求效益,致使出现了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侵害和地域空间遭到侵占,还有乡村地方文化特色受到埋没等现象。笔者认为若想有效改变当前旅游乡镇的现状就需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对旅游乡镇重新进行总体规划,从而促使旅游乡镇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得到保护以获取长久发展。本文首先对当前旅游乡镇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促使乡村振兴的战略方针得以高质量地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旅游乡镇;总体规划;问题;策略
        引言: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对旅游乡镇重新实施总体规划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完全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的,旅游乡镇的总体规划首先需转变规划理念,摒弃过去坚持的“增长主义”,而应坚持“人本主义”,规划模式应放弃之前的城市范式,转向乡村范式,规划内容从原有的短暂型建设规划转为可持续型发展规划。因此,如何结合以上认知和规划方向对旅游乡镇进行整体规划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展开了探析,力求能够最大化地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乡镇总体规划,推动我国社会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1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乡镇的发展现状
        1.1 乡镇和旅游业难以同向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旅游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旅游乡镇由于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地域面貌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促使旅游乡镇获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乡镇旅游业的发展却没有给当地的乡镇居民带来收益,致使其收入水平一直处于低下水平。在我国有很多乡镇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通常习惯于把很多经费花费在建设景点的基础设施上,而景点的一切收益都归政府所有,周边生活的居民未能分享到这些旅游收入,加上政府只注重于将资金投入到景区的开发再建,而忽视了建设整个乡镇的配套设施,致使乡镇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匮乏,从而也就阻碍了乡镇居民参与到景区建设开发的环节中。目前,很多乡镇旅游业整体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大多数的景点仅供于观光,游客只会短暂停留观赏,难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因而难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虽然景区外围也会有外来商人开发建设一些农家院或采摘园,但是这类建设都倾向于城市化风格,不符合乡镇的本土面貌,因而当地居民也难以符合招工要求。此外,由于乡镇旅游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很多政府部门对相关村落都实施了动迁来扩大景区范围,因而很多村民不再拥有能够参与到旅游建设中的有利条件,即失去了宅基地,原始村民在最终只能成为乡镇旅游业的旁观者。
        1.2 乡镇生态环境遭到侵害
        乡镇旅游业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主要是因为其自身拥有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随着乡镇旅游行业的大热,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更多的旅游效益,大范围的对旅游景点和景区进行了开发和扩大,并且还十分热衷于开发休闲度假之类的旅游项目,这类项目不仅占用了很大的生态空间,也由于无节制的开发建设致使乡镇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近年来,社会人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在加强提升,在全社会人民的呼吁声中当地环保部门也更加重视对乡镇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政府有关部门也对地方申请敏感区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有了更为严格的审查要求,但是由于尚未制定一套针对旅游生态开发进行管控的统一标准,因而很多政府部门难以进行权衡考量。很多乡镇级政府为了尽快完成国家下达的政绩考核,十分热衷于开发建设各种旅游项目,也没有制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乡镇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也就极易造成生态环境受到侵害。


        1.3 旅游乡镇的地方文化出现文化空心
        为了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收益,相关部门在开发和规划旅游项目时一味追求塑造完美的项目风格,便对乡镇的原始居民进行动迁,在特定的区域进行建设规划,希望能够通过现代化的建筑工艺来建设出能够反映出民俗文化和民风的景观区,虽然可以为游客打造出十分独特的景点,但无形之中也就致使当地原有的民风和地方文化遭到破坏和流失,最终就造成了地方文化文化空心。此外,在开发建设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对那些乡镇地方文化遗址也未加强保护,更没有重视其所具备的文化属性,只当成一种旅游商品。
        2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之下旅游乡镇总体规划的实施对策
        2.1 重新配置旅游空间资源
        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需对旅游空间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同时还应促使旅游空间供给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征,规划出更为完善的空间格局,从而来确保乡镇居民和当地政府都可以获得旅游收益。对于政府而言,旅游空间供给应围绕那些特大核心景区,并且其中存有很多地方特色的历史本土文化,加上其具备很大的公益性,因而在规划和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需以地方政府作为主导。对于当地的乡镇居民而言,实施总体规划的首要前提是需确保其能够参与到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同时还可享受到旅游分红,在进行原始居民动迁的过程中也不可采取强制的方式要求其外迁,应始终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采取循序渐进的手段来对旅游乡镇进行重新规划。针对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子,可开发建设为旅游景点,在保证其文化特色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产业植入和资源整合,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促使这类村子获得新的发展面貌,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示范村庄。
        2.2 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由于在开发建设乡镇旅游项目时没有规范化的生态管控要求可以参考和遵循,因而就极易致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在无形中也使乡镇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在实施总体规划之前要先明确划分好生态空间的大致开发范围 ,同时要严格要求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保护。进行规划前的主要考虑因素大致为地方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还有土壤保护等,另外可按照乡镇地方的地理环境和位置还有自然生态景观来对生态空间进行区域划分,明确划分出可以进行开发建设的生态空间和受到一定局限的开发空间还有不可进行开发的生态空间,从而来保证在保护乡镇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促使旅游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2.3 促使乡镇地方文化得以活化利用
        旅游乡镇能够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就是因其自身所具备的地方文化特色还有民俗民风,保护地方文化的方式不应是对其弃置不管,而是应将其与生产生活进行相互融合,促使其获得新的活力和面貌,也就是说令其得以活化利用。另外,在进行总体规划过程中,要对那些有着传统历史文化的村庄实施全面保护,在建设基础配套设施的时候也需优先施行,要保证其交通四面通达,在进行开发建设的同时要做好风貌管控工作,按照地方村子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环境还有文化资源以及旅游资源实况等做好规划,在确保不失村庄原始面貌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从而在遵循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前提下推动旅游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成呈,刘才蓉,蒋伟,蔡晓晗.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乡镇总体规划的思考与探索——以肥西县铭传乡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2018:11.
        [2]王继锋.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规划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8.
        [3]李静凯.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冀南地区乡村规划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
        [4]宋雁,黄伟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城镇规划“多规合一”探索——以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总体规划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