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祯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祯
[导读] 摘要:近年来,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如何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良好的结合到相关的电力工作之中,成为一个重点。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264001
        摘要:近年来,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如何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良好的结合到相关的电力工作之中,成为一个重点。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电力行业需要良好的将电力计量自动化运用到相关的线损管理之中,而如何将这种技术进行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在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之际,电能的实际需求大幅增加,电网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然而从电网管理的现状来看,因为管理工作并未落实到位,所以线路耗损持续加大,这样一来,资源浪费变得较为严重,电网也无法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而要保证线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必须要加强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工作。
        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与四分线损分析
        1.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是一种比较高科技的技术,因为它在运行和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良好的结合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比如一些互联网技术、电能计量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等,通过这样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力行业在搜集和分析相关内部电能信息时拥有良好的成效和效果。但是电力计量自动化这项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配合相应的载体,若是无法利用相应的载体来进行操作的话就无法获得充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种相应的载体通常都是一些电力专用通信网络或者公用移动通信网络,依靠这两种载体进行相应的操作才能够使得整体的运行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可靠性。
        1.2四分线损
        四分线损对于整体的电力计量自动化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通常是将整体的管理工作具体的分成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分别就是分压、分线、分区和分台。首先是分压管理。整个电网运行的过程中通畅会将其分成不同的电压,在不同的电压等级之下所产生的线损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这些不同的线损情况,相关的管理也需要做出不同的调整。相关的线损管理应当根据这些不同的电压等级来进行相应的分析考核,之后在根据具体的损耗情况来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其次是分区管理。对于分区管理来说其自身会产生的原因通常都是因为相关的电力供应是需要供应给各个不同的地方,而对于这些不同地方的供电情况也是相对来说有所不同的。相关的管理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之中也需要根据这些不同的供电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得到确切的线路损耗情况,以此来更加准确的进行线损率的计算。
        2线损管理简要分析
        线损指的是电力网在输送、分配及管理等环节中损失的一部分。一般来说,线损包括两部分:一是电力表统计的数据与实际售电量之差得到的线损,为统计线损;二是电流流过线路时,其中的电力设备出现的损耗,为理论线损,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数据。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差额就是管理线损,它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所导致的,如各类原因导致出现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误差,抄表数据的不准确、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时的状态不良等等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四分线损指的是对管理区域的电网线损采用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等模式管理的方式。分压管理指的是对管辖区域的电网在电压等级不同的情况下开展线损统计,并对线损进行考核分析的一种防护,这种方式可以在宏观上对管理单位在电压不同的情况下线损情况进行大概了解。分区管理指的是对所管辖的电网按照供电行政区域的不同划分多个区域开展线损统计工作,这种方式可以为管辖区内的线损情况有个宏观了解。分线管理指的是对管辖电网中电压等级采用的主要设备单个元件进行电能损耗统计。分台区管理指的是对管辖电网中功用配电变压器的线损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考核的一种管理方式。


        3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线损管理的建议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线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线损成了制约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所以必须要强化线损管理,及时的应对线损问题。部分地区的电网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设备及线路的老化严重,部分负荷布置的不符合当前的用电需求,因此导致线损较大,窃电问题也是导致线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受到气候变化、地区用电需求变化等影响,因此需要频繁的调整电力输送线路,这也导致线损问题无法完全消除,只能通过高效率的管理和科学的规划线路来降低线损。在线损管理过程中,可以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来有效的提高管理质量,降低线损总量,具体详述如下。
        3.1建立模型
        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予以充分应用,可以构建起线路损耗模型,这样可以使得线路损耗、计量点线损的分析更为准确。在对线损管理模型予以实际应用时,一旦线路中出现了异常,可自动进行调控。在对常规数据模型予以构建时,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可以获得所需的数据,这样就能够对运行数据、标准数据展开比较,这样就可将线路耗损的实际情况准确呈现出来。在对线路耗损展开管理时,通过模型可以使得线损率的计算更为精准,相关的数据更加真实。
        3.2形成报表
        在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完成好分压、风线、分区以及分台管理工作,与此相关的内容必须要予以统计,形成完整的线损报表,将电力计量自动化予以高效应用后,报表就能够直接形成。对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后,能够将每个时间段实际耗损展开比对,比方说,可以将每一天的线损清晰呈现出来。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获得所需的线损报告数据,对运行状况能够有切实的了解,只要做好分析工作就可了解线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采用可行方法予以处理,电力供应也就能够保持正常,电力企业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益。
        3.3监测系统
        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功能之一是监测系统,展开线路损耗管理时,将检测系统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损耗分析更为准确,尤其是展开多维度检测可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呈现出来。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要对每个监测节点的相关数据予以采集,这些数据要集中到末端设备进行处理。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监测系统可以使得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而且管理能够更为精细。如果将电力运行、电力营销这两个系统切实整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得营销系统对运行数据予以利用,利用计算机可以使得人为疏忽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线路损耗自然就变得较低。
        3.4电能计量遥测系统
        这个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属于应用性综合性都很强的平台系统,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组织通道、主站与设备终端。这个系统在多个方面都有很好地应用,如网络、数据库及存储上,不仅可以对电能信息的自动化进行有效保证,还能使得系统在计量时有着较高的科学性。将这个系统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及时有效对各种信息进行搜集,之后再利用系统将信息传递加工,从而使得电能管理体系更为全面准确。形成专业数据后,为高层领导进行各种决策提供必要数据参考。
        结语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重视。线损就是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要做好线损管理工作。而在线损管理中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利用其远方自控系统,可以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线损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谭畅.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在同期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浅述[J].中国科技投资,2018(33):131.
        [2]樊倩.刍议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18(11):48-49.
        [3]廖家渝.简析电力自动化计量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3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