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7期   作者:刘刚
[导读] 生活即是教育,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可以作为数学教学案例
        摘要:生活即是教育,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可以作为数学教学案例,课堂上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亦可作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指导。因此,本文便以“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从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例阐释数学知识、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感性逐渐向理性化发展,更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使其将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之中。基于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教师可探索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革新和完善教学手段,优化数学教学成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
        在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中,创设生活情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还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和思维方式完善地认识和建构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遑论主动将所学知识和形成的数学思维运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直观性和具象性,结合本节课所教授内容,将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适用于的生活场景以图片、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来,使学生想象自己处于一个具体环境之中,进而学会利用是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助于增强教学趣味,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一幅水果买卖场景图片,作为之后数学问题的引出和展开背景。其次,教师随即选择几名学生来到讲台前,由其中一名学生扮演水果店老板,其余几名学生扮演顾客。第一天,两人分别以每斤单价7元和每斤单价15元的价钱买走了2斤香蕉和3斤草莓;第二天,又两人分别以每斤3元和每斤25元的价钱买走了4斤苹果和2斤樱桃;第三天,三人分别以每斤5元、每斤8元和每斤4元的价钱买了10斤梨、1斤蟠桃和7斤橙子;老板便需要计算出每日的销售额并绘制出条形统计图。最后,学生需要将计算结果和统计图呈现在黑板上,供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在这种生活情境下,学生便可很清晰地认识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和对买卖的重要作用,相应地,也形成了利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结合生活实例,阐释数学知识
        鉴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教师若在课堂上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便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无趣,学生也会在枯燥的教学状态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增添生活化案例,以“理论+案例”的形式设计课程内容。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实例对知识进行解读和深入阐释,使学生能够透过枯燥严肃的文字深入理解背后的知识原理;另一方面,借助生活化实例促进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一课时,首先,在向学生介绍三角形概念时,教师便可借助道路警示牌、三角锥等实物物体,乃至金字塔、屋顶、三角洲图片等,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明确三角形的基本构图,进而完整地记忆概念。其次,在介绍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理论知识时,教师便可为学生讲述埃及金字塔和埃菲尔铁塔等三角形形状建筑的建造过程,以及它们在风雨摧折中保持了持久性和稳定性的具体实例。这种“理论+实例阐释”的教学方式相对于单纯的理论灌输,便能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有效理解,更能塑造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观察生活的意识,提升其自主解释知识性原理的能力。
        三、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而大量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也需要应用至生活实践之中,指导学生行为,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依据本节课主题设置和组织相关生活化实践活动,如动手操作、实地测量、观察分析等,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和思维的拓展提供空间。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二)》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我们身边有哪些多边形物体和组合图形?”待学生列举出种种图形后,教师可将学生分别不同实践小组,为每个小组布置测量和计算三种不同多边形物体或组合图形表面积的任务,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齐心协力地完成实践操作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分工合作,一些人负责选用绳子、软尺等工具进行图形、物体边长的测量,另一些人可负责提供思路、完成计算。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实际操作能力均得以获得提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科学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再将学习并掌握的数学知识科学且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有助于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使其在生活应用中不断完善对数学学科内容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白克垒.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66.
        [2]车艳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8(24):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