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3期   作者:胡瑞平
[导读]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摘要: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该技术不仅对建筑物基础承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地基的变形,还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提高了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整体质量、效率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该类技术实践应用细节加以合理化论证解析,并对桩基础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对于建筑工程领域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土建施工;桩基础;应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从施工规模到施工工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建筑工程的持久稳定性与安全性还需要高质量的桩基作为基础,而桩基础技术自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但目前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土建施工的质量,促进行业的整体进步。
        1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现实意义
        桩基础技术是指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在岩石或者土层上的桩基桩顶进行连接的承重台,或用于桩之间相互连接建筑平台。桩基础在应用时如果将桩身全部埋入土中,承台的地面和土体碰触,这种就称作低承台桩基;若将桩身的上部分露出地面,而承台的底部处在地面以上,这种就称作高承台桩基。目前,桩基础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和较为重要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在土建施工环节中,因为土建物自身重量持续暴增,势必会赋予下部地质巨大的压力,一旦说超出预设范畴,便会快速导致地质内部岩土变形状况,甚至会导致土建物墙体滋生出大面积的裂缝甚至直接崩塌。因此,使用桩基础技术可以针对地质承受的巨大压力加以合理程度地缩减,避免其衍生任何规模的变形危机,最终保护土建物整体结构安全性和后续施工的可靠质量。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2.1灌注桩
        灌注桩是桩基础施工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一项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的项目中应用的非常之多。灌注桩在建筑施工工程项目中主要采用的成孔方式有作业成孔以及沉管成孔,在桩孔中将钢筋框架通过一定的施工工艺进行固定后,通过混凝土灌注将其强度提高到规范的要求,接着来完成建筑基础以上的结构以及工程施工建造。一般情况下最常用于沉管成孔技术中的施工技术主要的施工方法是震动施工技术以及冲击施工技术,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有较低的施工成本以及较高的施工效率,但是也不得不说存在较为严重的噪音污染,因此,在使用该技术时施工单位要设置隔音层以及采取一些噪音控制措施,防止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扰民,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2.2预制桩
        预制桩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工程地基的荷载能力,施工周期短,并且桩基础坚固耐久。在预制桩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桩基的数量和间距,要考虑是否会出现挤土现象发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模拟和计算,将桩基数量和间距进行精准的计算。其次,施工开展之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清理障碍物,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也要进行考察,确定是否会对施工造成干扰。同时了解现场地下管线的布置,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地下管线和设施造成破坏。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混凝土预制桩进行接桩,可以采用焊接或者机械快接进行,并且接桩的材料一定要符合质量要求,焊接过程中要应用专业的焊接人才,从而确保混凝土预制桩接桩的质量。最后,要采取质量验收的办法对预制桩施工的质量进程检查。一个预制桩施工完成以后要有专业的质检人员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符合质量要求以后才能够进行后续工程的使用。
        2.3人工挖孔桩
        挖孔桩的成本较低,且操作起来更为简单,因此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一些地下水较少的施工现场中,可以应用挖孔桩技术,应用较为小的面积来达到建筑工程的需求。挖孔桩技术是灌注桩的一种,应用时需要对地表杂物、涂层进行处理,并监控土层的变化来达到高质的施工水平。

而人工挖孔桩技术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同名字所展示的信息,人工挖孔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这种方法虽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工程周期也相对较长,但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且质量和施工技术都有所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且出现施工上的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因此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措施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中应用桩基础技术,需要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帮助桩基础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实际。首先是对施工现场的勘探,这是更好的应用桩基础技术的前提。在进行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情况勘探时,要对土壤的硬度、周边的环境以及水位的值、地震的发生概率等,进行严格的勘察,以防止数据失真对桩基础技术的应用造成负面影响。如在存有较厚泥质粉砂岩的不良地质,风化严重,遇水易坍塌,必然要依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桩基础技术出现问题。相关技术的准备工作要求在施工前将工程进度安排好,规定施工标准,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内容的确定,避免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出现管理上的困难。在施工标准的规定上,需要对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应用的每一项数据及其变动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所有数据都能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作保障。其次是施工的时间安排,需要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相和谐,确保时间安排的合理性。而相应设备的准备需要对其存放、维修保养做出合理的安排,保证设备能够在应用时保证其运行状态,良好的设备准备工作有助于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3.2不断调整方案
        现代建筑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有完善的施工方案才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尤其是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专业性强,对于施工技术要求高,就必须有专业性的施工方案作为施工的依据。当然,建筑工程由于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化,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例如施工现场地质的变化、环境因素的变化等,这样才能够使施工方案更加完善,从而提升建筑桩基础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3进行施工质量的全面管控
        桩基础施工工艺控制的全面管控应该是从各项基本参数进行合理的管控出发的,例如桩基础的标高、位置等;对于钻孔的孔径和孔深需要结合实际的桩基础规模来确定,并检测其沉淀的厚度,保证在主体位置上不会出现桩基础顶面的缺陷的情况。对于桩基础施工地质条件以及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应该严格的分级处理,进行取样是的压力及负载检测,使得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沉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艺,应该反复操作将其沉淀后留下一定的补偿空间,确保其质量。
        4结语
        总之,虽然桩基础施工技术经过长期应用已经日渐成熟,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地质、设施等各方面因素是影响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加强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改革与创新的力度,才能在促进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质量与效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娴.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3):218+221.
        [2]罗中.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工程技术研究,2018(2):83-84.
        [3]周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07.
        [4]聂洪海.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