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 057150
摘要:阅读,会改变人生,让人生满而实;阅读也会改变世界,让世界和而美。而要提高中学生的阅读力,既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要在方法上给予适当地指导,让兴趣与方法同在,实现能力与素养齐飞。
关键词:阅读趣味、读书氛围、读书活动、阅读的方法、
阅读可以修炼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让我们的人性充满光辉;阅读还可以让我们富有智慧,拥有创意,提升思维,扩大格局,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外面的世界:阅读,会改变人生,让人生满而实;阅读也会改变世界,让世界和而美。
要提高中学生的阅读力,既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要在方法上给予适当地指导,让兴趣与方法同在,实现能力与素养齐飞。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第一、让学生感受到书籍的美好,体会到阅读的趣味。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表率。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有趣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通过讲解(可结合着课件、视频、影视剧等)形式介绍给同学们,例如经典名著《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飘》等,或者朗读经典的文章,或者介绍关于作者的内容、相关文化知识以及作品反响等;也可只做有兴趣的引导,后戛然而止,吸引着他们自己去阅读、探讨、发现;也可以把自己喜爱的书目推荐给他们等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孩子们对书籍的热爱,把他们领进书籍的殿堂,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表现的越来越好,好奇心也一次次地被满足,兴趣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
第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构建浓郁的读书文化。
同学们互动起来,创建班级图书角,互换最爱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最喜欢的书籍朋友,最喜欢的作者朋友;创建班级读书留言墙,也可通过书签留言交流;也可动用班费或向学校申请,购买同学们喜欢、但班级或图书馆中却没有的书;创建书香弥漫的校园文化、宿舍文化,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告示牌等一切可以展示的东西;同时阅读也要向课外延伸,通过媒体(网络、电视、报刊等)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关注天下事,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引导学生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并积极解决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们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的同时,也就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过的内容可以成为随时随处的谈资,他们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阅读的兴趣和愿望也会越来越浓。
第三、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成就感。开展课前三分钟读书系列活动,如“我喜爱的一本书(一篇文、一首歌等)”“当下新闻之我见”“多彩生活之我感”“优美课文之我演”,开展“读书笔记展”“手抄报评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自由命题演说”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让同学们在才华展示中获得成就感,在思维碰撞中更全面、客观、深刻地看待问题。同学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会更乐意地“将阅读进行到底”。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要在方法上给予适当地指导,会更加事半功倍。
阅读的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只要读书,就要动动“笔墨”,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勾画文章中好的字、词、句,包括文章的层次句、主旨句、抒情句、议论句等;压缩信息,概括段意、层意,提高自己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培养总结、概括的能力。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将不懂的查阅,好的摘抄,有感悟的地方书写,特别喜欢的背诵。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去解读文章,解读作者,在不断的阅读中培养自学、自悟、自得的能力,加深自己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提高整体的阅读素养。
其次、根据读书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阅读。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精读是认真的细读,甚至是“咬文嚼字”式的读。有关我们学业的,如属于考查范围的,或是我们感兴趣、喜欢的,都要运用精读。精读要勾画、批注、质疑、查阅、探究、感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等,这可以让我们对知识掌握的更透彻,更有深度。泛读是粗略地读,随意地读,可以“跳”读,甚至只看题目、前言、目录。或是为了拓展视野,博采众长;或是没有目的,就是浏览一下。如上面提到的“新闻”“焦点”“热点”类的,或者一些浅显的,价值不高的文章等,都可运用这种方法阅读。
最后、不同性质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去读。
掌握高考考查的陈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的知识体系,对不同性质的文章用不同的侧重点,采用多种形式阅读。如小说阅读,可侧重形象、情节、环境、主旨四要素去读。散文可抓住散的“形”不散的“神”去读等。形式上可采用默读、轻声读、小声读、朗读、诵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分组读,横排读、竖列读、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形状的板块读,女生读、男生读、男女生齐读等等。不同性质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阅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增长知识,在读中提升成绩,在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发自真心地依赖阅读、爱上阅读。
要注意的是,阅读不能急功近利,它是我们一生的事业。要让学生将阅读进行到底,除了在正确方法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内在驱动力,那就要靠文学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这就更需要教师在书目推荐上做好引领,把适合的、优秀的图书源源不断地介绍给他们,在读书活动的不断建设中,让阅读成为学生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让我们、同学们都矢志不渝地爱上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