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建筑结构房屋裂缝的新技术设计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孙伟伟 陈晨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促使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且规模越来越大,大部分房屋建筑结构主要采用砌体结构形式,但是这种结构形式极易出现裂缝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耐久性以及整体性。
        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促使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且规模越来越大,大部分房屋建筑结构主要采用砌体结构形式,但是这种结构形式极易出现裂缝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耐久性以及整体性。因此,砌体结构房屋的裂缝问题成为建筑行业以及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砌体建筑结构房屋裂缝的新技术设计进行阐述说明。
        关键词:砌体建筑;结构房屋;裂缝技术
        砌体结构房屋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极易出现裂缝问题,而这种裂缝现象比较常见。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会对房屋的整体美观以及正常使用产生影响。一旦房屋出现裂缝问题,则表示该建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因此,必须对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1、砌体结构房屋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1温度变化
        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相对比较大,尤其是北方城市的气体建筑结构房屋,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根据实际考察分析得出,第一年由于温度表花极易产生裂缝,后期将不会由太大变化,只会对裂缝的宽度产生微小的影响。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特征,换言之,向阳的一面比较重,背阴一面比较轻,顶层相对严重,往下裂缝现象逐渐减轻。
        1.2地基沉降
        房屋在竣工之后,地基会出现下沉,而轻微的下沉不会影响房屋的结构,但是不均匀沉降则会对房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地基发生沉降后,房屋建筑结构部位发生位移,致使砌体结构内部产生一定的剪力和拉力,一旦附加的剪力与拉力达到某种程度,砌体就会产生裂缝。
        1.3房屋构造设计不合理
        房屋设计是一项系统且繁琐的工作,部分建筑设计者为了方便,选择套用相近的设计图纸,有的建筑设计图纸早已无法满足于现代房屋结构设计的需求,致使房屋构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房屋建设的荷载增加或者截面减少,这些数据信息并未进行重新计算和检测,从而导致房屋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不达标。一旦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不足,当荷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甚至会出现砌体断裂、倒塌等问题现象。
        1.4施工质量不合格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例如,施工材料不符合相关要求标准,砂浆过于浓稠等情况,均会导致砌体结构产生裂缝。而施工使用的水泥不合格,砂浆的强度会降低,致使施工配合比例难度增加。出席之外,在砌体结构饱满程度不足的情况下,气体强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砌体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
        1.5其他裂缝
        大部分砌体建筑结构房屋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干缩以及温度变化共同作用影响的,一般情况下,产生裂缝并不是单一的因素影响,而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这种裂缝会比其他裂缝严重。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虽然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但是仍要对防裂措施加强重视。除此之外,使用的施工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不达标、相关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比较低以及施工程序不合理等诸多因素都会造成砌体建筑结构产生裂缝问题现象。
        2、温度变化造成裂缝的有效处理措施
        2.1设计温度伸缩缝
        在砌体建筑结构房屋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留有温度伸缩缝,从而有效防止墙体的竖向裂缝问题。对于伸缩缝的预留而言,其主要是预留材料干缩或温度变化子有可能造成墙体产生裂缝的部位。比如,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结构,每个15到20米需设置一道混凝土后浇带,避免伸缩错位或者错层等问题现象。


        2.2设计保温层或隔热层
        对于房屋上部产生的裂缝问题,可以在遵循环保理念以及不影响房屋整体抗震能力情况下,在房屋内部设置保温层,从而取代传统的炉渣保温方式。在选择保温施工材料时,必须对保温材料的质量和含水率进行严格控制。一旦采用刚性防水,还应设置相应的隔热板、隔离层以及分割层。部分房屋的顶板和墙体之间还可以设置滑动层,从而保证顶板与圈梁之间可进行微小的变动。
        2.3必要部位设置构造柱
        在砌体建筑结构房屋裂缝问题处理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一些必要部位设置构造柱。例如,在房屋顶层两端的外墙以及内墙的交界位置就可以选择设置构造柱,这样既可以将顶板与圈梁稳固的连接在一起,从而整体向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立柱。与此同时,在屋盖挑梁的根部与圈梁形成整体之后,要将伸入墙体的部分逐渐加大;一旦顶层位置的房间内部出现纵墙现象时,尽量关闭所有窗户,并且在相应位置设置一道腰梁。
        3、地基沉降造成裂缝的有效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地基沉降造成的裂缝主要分为斜向裂缝和正八字裂缝两种。这两种裂缝的基本特点是与地面形成45度角,并且裂缝的上部分相对比较宽,而下部分相对比较窄,逐渐向凹陷部位延伸。地基沉降造成的裂缝主要出现在房屋的中部或者下部位置。如果房屋整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可以设置沉降缝,并且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要对沉降缝的宽度,从而保证沉降缝宽度符合标准,并且缝内清洁,没有任何杂物。同时,对房屋上部结构的整体性进行加固,进而大大提升砌体的刚度,即使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但由于砌体的抗剪能力提高,出现裂缝的几率大大降低。要尽量减少房屋端部的门窗洞口,如果不得不进行开口时,需要保证洞口端部与墙体之间距离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砌体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对施工所用的水泥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不允许将建筑物施工在攻读不一致的地基之上。
        4、干缩裂缝处理措施
        对于干缩裂缝而言,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干缩值偏低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或者选择低强度、小尺寸的砂浆,以此降低砌体结构材料出现裂缝现象,但是极可能出现一些细微裂缝,并且均匀分散在各个灰缝之中,避免出现应力集中或变形的问题现象。除此之外,要对施工材料的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正式施工之前,对砌体结构材料的含水率进行检测,从而保证其符合施工要求标准,通常而言,空心砌块含水率的正常范围是5~8%之间。同时,还要对现场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
        5、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砌体建筑结构房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材料选择、配料比、配筋以及浇筑的整个过程中加强重视。砌体结构房屋的屋面如果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灌时,需要预留好施工带,并且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灌,设置一层保护层,有效防治太阳照射或者风的迫害,切记过早拆模。如果屋面是现浇混凝土楼板时,可以选择分段浇灌方式进行浇灌,避免因温度差异导致混凝土发生收缩现象。在地基开挖之后,相关人员需抵达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验收,一旦发现不利的地质情况,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完成之后才可进行下道施工工序。同时,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当临近建筑物距离比较近时,要先对比较深的部分进行施工,避免对已建好的基础造成不必要破坏;当建筑各个部位的荷载量存在较大区别时,要先对重的、高的建筑部分进行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裂缝现象,并且裂缝很难处理。对此,需要对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做好防治措施,在温度方面、施工过程等多个阶段运用合理的处理措施,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促使工程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在砌体结构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对结构的安全以及质量进行严格检测,使其符合施工标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骆炜.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规避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5(49):27-28.
        [2]李天赢.砌体结构房屋产生裂缝的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5(08):66.
        [3]董建辉.砌体结构房屋产生裂缝的处理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4(06):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