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信息管网投资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问题,其不仅影响着电子通信工程的运行性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也存在一定影响。因此,想要确保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性,就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设计接地方式,以免出现问题。
关键词:抗干扰接地设计;电子信息通信;设备
引言
对于电子信息通信而言,其在具体的运行中,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确保其能够有效的运用在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进而确保电力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1抗干扰接地介绍
因地线只有在没有电压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处于安全状态,所以在进行实际运行时,信号源就需要通过地线进行回流,以此使地线因阻抗而产生电位差异,但如果接地方式存在问题的话,就有可能会使地线产生电位差,导致电路的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在运行时,就需要采取一些抗干扰接地措施,使地线为等电位,从而保障整个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系统较为繁琐,有着很多的干扰因素,而想要提升抗干扰接地的质量,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确保提升整个电子通讯系统的抗干扰水平;对电气绝缘问题也要注意,将噪声地线、负载地线与其他地线分隔开,并保持一定距离。
2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接地处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力能源往往是220伏的,这是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最佳电压,与此同时,额定电压值也是220伏。对这一电压进行有效的设置,不但能够使设备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同时还可以有效完成各种设备的主要作用。要想使通信工程得到大规模的建设,以及大量增加相应的通信设施,仍然需要相同的额定电压,如果在电路的具体使用中,出现一些故障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设备漏电,跑电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设备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从而使得通信工程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的原因在于: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使得设备在接地设置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甚至也有可能是压根就没有设置接地。因此,如果设备出现漏电的现象,当人们接触到这一设备,就会和通电设备及地面间形成一个通路装置,如果电流较大时,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从而造成严重的电路事故。所以,在相应的装置中,有效设置接地装置是非常管用的。
3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
3.1对地线自身的阻抗进行降低
在设备抗干扰接地技术中,地线自身的阻抗力会对抗干扰性能的产生较大影响。即地线自身的阻抗会使地线各个点位形成电位差,导致电路运行出现问题。因此,想要保证电路运行正常,就需要采取多点接地方式来降低地线自身的阻抗。因地线阻抗包含电阻和电感两个部分,所以在降低地线的阻抗时,需对电阻和电感这两部分进行区分,同时根据不同的状况来进行降低。其中,在高频电路中,电感是地线阻抗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电线越长,电感产生的阻抗就会越大,所以在高频电路系统中,可采取多点接地方式来缩短导线的长度,使系统中各个接地点都能通过地线与邻近接地面相连接,还有尽可能采用铜片地线,以降低电感值的方式来减小地线自身的阻抗,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导线之间需保持一定距离;在低频电路中,电阻是影响地线阻抗的主要因素,而且电阻越大,地线的阻抗就会越大,而通过计算公式R=S/A可得出,在线路长度和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可降低电阻,所以在低频电路系统中,可通过增加导线的横截面来降低地线自身的阻抗。
3.2降低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电阻
在接地系统中,因为地线本身也会产生一些阻抗,同时许多阻抗会分布在线路上的每个点位上,加之其位置不能进行有效的定位,所以,这种阻抗不易排除。要想使通信设备正常的运行,进而能够排除一些干扰因素,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减少地线中的阻抗。为使这一问题得到尽快的解决,一般而言,会用到对点模式的接地方法。通常来讲,电位差的异常与电阻,电感两种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3.3对地环路干扰的降低要尽到最大力度
多点接地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存有衍生环路的问题,而因此使得地线会出现电压,并且由于是地环路的环形特性,极容易产生电磁感应干扰。在电磁场强度不断增加到临界值时,感应电压进一步增大,威胁到某些电路和设备的兼容。因此,多措并举地解决地环路干扰,是不容忽视并需尽到最大力度解决的技术问题。
3.4最大限度地降低地环路的干扰
降低地线阻抗,可以通过应用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方式。从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抗干扰设备能够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因为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会存在一定的衍生环路问题,以及电流通过电容出现的接地回路问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当电磁场的强度达到相应临界值时,那么电压将会增大。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得电路与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出现问题。
3.5定期进行检查控制
应用接地方式来促进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提升过程中,需要定期开展检查、控制工作,并将这一工作合理、有效的落实好,能够促进接地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给予解决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定期进行检查控制工作。
结语
总的来说,想要提高整个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使用效果,就需要对接地方式进行有效设计,确保通信设备的工作质量,从而使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因此,想要降低地环路的干扰,可通过光电耦合器和共模扼流圈装置来抑制或切断电流的方法来降低地环路干扰的出现;在低频电流中,可采取平衡电路法来降低地环路对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的干扰;在多点连接时,需对地线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合理控制,以此避免多地环路的出现;还有通过隔离信号源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使地环路结构得到消除的同时还能避免不相等电势的出现,从而使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强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方法研究[J].电子制作2019(16):71-72.
[2]曹艳梅.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5):176-177.
[3]高坚.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探讨[J].科技风,2016(22):51.
[4]杨雅颂.电子通信工程中电子干扰的解决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39.
[5]江瑞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J].2015(15):236-237.
[6]蒋冬升.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方法[J].信息通信,2016(6):200-201.
[7]范玉昊.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探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23):106,108.
[8]李佳佳. 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探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2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