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方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李德文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德文1 李严龙2
[导读] 摘要:社会各领域相关人士对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方工程在建筑业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因此,在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专业水平,这样才能使土方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
        1.身份证:37078619871222****,山东潍坊  261205 2.身份证:23052419921030****,山东潍坊  261205
        摘要:社会各领域相关人士对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方工程在建筑业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因此,在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专业水平,这样才能使土方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建筑土方;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土方施工,多是在工程初期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对称均匀及先撑后挖的开挖原则,尽可能的伏特加到基坑周边土体均匀卸荷,基坑内支撑体系在对称方向要保证受力的均匀性,确保基坑周边土体不会有侧移现象发生。
        1建筑工程土方施工工艺分析
        1.1土方开挖施工
        在土方开挖之前,需要对施工场地和永久施工便道进行硬化处理,保证场地干燥性,及时将场地内的积水排除。通过设置排水沟、截水沟和边沟等多种方式来将地面水排出。在边坡开挖作业时,形成边坡工作面后要使挖机退到第二个工作面进行施工,然后对第一个工作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做明沟及浇筑混凝土地等作业。当基坑形成一定工作面后,需要开挖桩间土和承台土,并由人工作配合进行清底作业。
        1.2土壁支护技术要点
        在土方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土壁支护施工工作,相较于土方开挖,挡土支护施工相对复杂。通常会由专业施工队进行挡土支护作业。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方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开挖顺序较为混乱,使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较小,无法正确进行操作。再加之在机械对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表面平整度和顺直充不规则,人工修复不到位,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即开始初喷作业,这就导致挡土支护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的问题。而且基坑挖土极易造成支护受力和变形,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图纸交底工作,合理设计挖土程序以此来减少支护变形的发生。在当前土壁支护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闭合拱圈挡土和连拱式基坑支护,充分的利用拱的作用以减少土对桩所带来的侧向压力,而且利用拱圈受压,可以更好发挥出混凝土的受压特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桩墙合一地下室逆作法,即将基坑支护桩与地下室墙有效的结合为一体,以地下室梁板作为支护,从地下室顶向下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投资,但在地下水位无法降低的地区,还需要做防水帷幕。近年来在建筑工程土壁支护施工还经常应用到喷锚支护法和锚钉墙法,其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支护方法,充分的利用基坑边壁土体固有力学强度,变上体荷载为支护结构体系的一部分。
        1.3施工排水的技术要点
        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往往会破坏原有地下水文状态,可能出现大量地下水渗入基坑的情况。施工排水主要是集水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集水井降水是根据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井壁可用竹、木等简易加固。集水井底应比排水沟底低0.5m以上。井点降水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真空原理,通过抽水泵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井点降水可防止边坡由于受地下水流的冲刷而引起塌方;可使坑底的土层消除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防止了坑底土的上冒;由于没有水压,减少了支护结构的水平荷载;由于没有地下水的渗流,也可消除流砂现象;降低地下水位后,由于土体固结,还能使土层密实,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1.4流沙防治技术要点
        此外,水在土体内流动还会造成流沙现象,如果动水压力过大则在土中可能发生流沙现象。

解决办法是在枯水期施工,因地下水位低,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减小,从而可预防和减轻流砂现象;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即截住水流,不让地下水流入基坑,不仅可防治流砂和土壁塌方;将板桩沿基坑周围打入不透水层,便可起到截住水流的作用;或者打入坑底面一定深度,这样将地下水引至坑底以下流入基坑,不仅增加了渗流长度,而且改变了动水压力的方向,从而达到减小动水压力的目的;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现象,可组织人力分段抢挖,挖至标高后,立即铺设芦席并抛大石块,增加土的压重,以平衡动水压力,在未产生流砂现象前,将基础分段施工完毕。
        2建筑土方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2.1充分考虑基础支护的问题
        对于深度较深的基坑来说,若是场地较为宽阔,那么可以考虑采取放坡施工的方式。但是对于城市建筑土方施工来说,常常会受到场地方面的限制而不能进行放坡施工,并且城市建筑大多数都是高层建筑,并且具有地下室(深度能够达到6-15m),所以为了确保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对于周边建筑物,道路以及构筑物的损害,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深基坑的支护内容。基坑的支护结构一定要通过具有资质的设计机构进行设计,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要对控制深度进行随时的测量
        现阶段土方的开挖绝大多数采用机械方式,但是问题在于很难精确的控制深度,常常出现超挖的情况。随着挖方的增加,填方也会有所增多,特别是对于深度超挖的情况,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回填才可以确保基底达到设计标高的情况。另外填土的密实度很难与原土保持一致,从而造成基底承载力不够均匀,进而引发不均匀的沉降,所以要对机械开挖进行随时的测量。
        2.3对于预留土层标高的控制
        为了避免施工机械对于基底土层结构的破坏,要在接近设计基底标高位置预留200-300mm厚的土层。通过人工开挖以及精细的修整来避免对于动土的干扰,确保其满足标准的设计要。在采用推土机和铲运机时要留有150-200mm的土层厚度,通过正铲以及反铲挖土时留有200-300mm的土层厚度,对于那些受到降水淋湿的基地土层来说,一定要将其扰动的土层挖除掉。
        2.4基坑验收方面
        完成了基坑的开挖之后,建设单位需要组织相关单位(主要包括设计机构、地质勘察机构、质量监督机构、施工机构等)共同对基坑进行验收,特别要对地基土和地质勘察报告的相符性进行核实。同时也要确定其是否达到了设计图纸的要求,确定是否存在原土结构破坏或者出现较大的扰动。另外,也要观察槽底土颜色是否一致,明确土的坚硬程度是否相同,是否存在局部含水等异常情况,确定在槽底走动时是否存在颤动的感觉。对于那些经过检查合格的基坑要相应的基槽验收以及隐蔽工程记录,确保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结语
        总而言之,因为土方工程施工相关工作涉及到的范围是较为广泛的,劳动量也比较大,除去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个问题之外,土方工程项目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个层面相关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自然会使得工程项目难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土方工程整体性质量和后续各项工作可否顺利开展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关系,因此是应当将施工现场当中的各项条件作为依据,制定出来针对性比较强的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程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119-120.
        [2]邢赤民.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1):115-115.
        [3]贾建伟.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195-195.
        [4]孙国荣,鲁强华.工程中土方施工技术的发展与核心技术问题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