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8期   作者:冉美玲
[导读]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媒体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深度报道,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摘要: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媒体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深度报道,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深度报道最先起源于报刊,后应用于电视媒体中。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对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实现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媒体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一、新媒体语境下提出的要求
        1.1及时性、真实性
        在新媒体这个大环境下,移动设备越来越普遍,网络越来越发达,借助这些先进的设备,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行业的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处理,是大势所趋。根据传统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经历我们可以知道,电视新闻行业目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还是覆盖面小,人们更喜欢移动设备,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程度不高,造成了电视新闻行业中信息的传播效率以及覆盖范围成为劣势。电视新闻不能及时的将最新消息传递给人们,经常会在一个固定时段播出全天新闻,让新闻信息的传达产生了一定的时间差,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实时了解新闻信息,这就造成了电视新闻行业收视率的直线下降。这就需要我们电视新闻行业对消息的及时性以及真实性进行优化,制定相应方案,让其有效率的提高。
        1.2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
        信息是百姓接受外界消息的渠道,也是百姓了解国家的主要方式,因此,在信息传递出去之前,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审核。在来源方面,电视新闻作为传统行业,来源比较单一,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若信息有错误,还能根据来源进行及时的修正。但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媒体行业,信息来源层出不穷,范围越来越广,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因为网络的原因,信息质量也越来越低,甚至会产生很多负能量,群众听取了这些断章取义,以及一些纯属捏造的假新闻后,会对社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这些影响,我们电视媒体很可能并不能及时进行修正,最后导致错误信息的大面积传播,对国家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2.1受众人群的减少与移动终端的快捷性
        在新媒体语境出现后,大众改变了接收信息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各种新闻可以以互联网为平台,在不同的移动终端上显示,如笔记本、手机等,这些移动终端只要在联网的情况下,即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通过各终端读取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其次,新媒体不再把新闻整合,而是让新闻碎片化,通过互联网快速传到各个终端上,让人们养成快速浏览新闻的习惯,对新闻深度报道失去兴趣。移动终端的快捷性让新闻与生活相贴合,人们不再需要去固定的场所或电视机前得到新闻内容,让受众人群大量减少。
        2.2深度的各项投入和电视缩减相矛盾
        近几年,随着各项新媒体技术的推行,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其一,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市场份额被互联网公司或新媒体占领。其二,因为国家对电视播放广告内容的各项规定,导致广告商在电视上播放的广告大量减少,一些播放医疗、美容的广告开始脱离电视圈,转而投入到新媒体中,这两点让传统电视媒体的经济收入锐减,迫使各大媒体均衡发放资金资源,实现资源优化。此外,深度报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因为需要长期拍摄,无疑增加了风险,也就是说,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相关人员的阻拦,被迫中途停止调查,而采访人员也会因为无法预知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危险,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挑战
        3.1分流受众
        我们都知道电视新闻报道要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比如电视机和机顶盒等,还要特定的观看环境和信息接受设备,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终端的普及,使得社会大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新闻信息,他们只要打开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要的新闻内容,这样就导致电视新闻的受众出现分流,很多社会大众都投向新媒体的怀抱新。电视新闻的收视率日渐下降。


        3.2电视收益开始下滑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直接挤压了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一些电视台的经济效益开始下滑,而电视媒体中的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首先,电视媒体的深度报道比较复杂,工作人员要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梳理思路,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运用合适的编辑手段,这意味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需要较长的时间投入,同时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揭露性,在报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利益相关者的干扰,特别是涉及到利益相关者的根本权益时,他们运用各种手段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封杀报道不让播出。电视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甚至面临生命威胁,这些问题都导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何运用合适的方式报道新闻内容,是电视媒体人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3.3电视媒体人的综合素质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
        毋庸置疑,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对电视媒体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工作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坚定的政治素养、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报道工作中找到有价值性的新闻内容,有人指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仅充满了利益和陷阱,还有着匕首和拳头。近些年来,一些电视媒体人由于受到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他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为了提高收视率,与新媒体相抗衡,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甚至出现了“标题党”的问题,还有一些电视新闻开始使用盲目炒作的手段,这都说明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处于一个浮躁的环境中。电视媒体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为受众提供良好的报道。
四、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的应对措施
        4.1有效的拓宽电视新闻的来源渠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差异之处就在于对消息的传播速度,特别是我国特色的各省市县区的地方台,这些电视台对新闻信息的来源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更多的是靠本台的新闻记者进行走访记录,这就导致一些突发状况不能及时进行记录报道,现今,由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新闻已经不再是记者的专职工作,一些突发状况,群众也能及时进行记录,滋生了自媒体行业的诞生,主要特点就是新闻来源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这种环境下对传统电视新闻行业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需要我们工作者要有足够的前瞻性,重视人民群众的收集能力,全面打开新闻信息的反馈渠道,有效的避免新闻信息由于来源的局限性而造成信息结果不够客观的情况的发生,并且让新闻更快更准确的传达到群众眼中。
        4.2优化电视新闻信息的受众面
        新闻代表的是信息的一种传播方式,电视新闻就是利用电视进行传播,但是,手机电脑的出现,导致电视收视率的直线下降,甚至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传统的电视新闻忽略了群众的喜好以及缺少了与群众之间的互动,经常播放一些高大上的新闻,导致受众面越来越小。这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对新闻的播报方式进行改革优化,但也不能为了收视率而太过娱乐化,适当的与群众进行互动,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有效提高电视新闻受众面。
        
结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对新闻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如果不进行弥补,必然会被新媒体取代。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从表面上虽然有所欠缺,但如果适当与公众交流、沟通,增强新闻的实时性,深度报道也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收视率。
参考文献:
        [1]赵京梅.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
学学报),2017(8).
        [2]于春涛.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新思路[J].新闻传播,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