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4期   作者:杨杰
[导读]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摘要】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精细化管理与建筑施工管理要求间的关联,阐述该方法的应用优势;最后以某桥梁改造工程为例,从建筑材料管理、施工人员管理、工程进度管理等方面,细化分析精细化管理方法在该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期为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改善提供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管理
         前言:
         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要求的持续升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加。结合当前建筑工程实践施工管理状况来看,施工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施工管理工作价值的发挥。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通过对目标、战略的分解与落实,提升管理质量的新型方法。与传统施工管理方法相比,精细化管理方法显然更具优势。因此,分析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必要性。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重要构成。从施工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来看,建筑工程设置的管理制度与其实践施工管理质量存在密切关联。就当前工程施工方面的管理制度建设状况而言,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现象较为明显 [1]。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为: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其未能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相关信息,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而是直接沿用既往施工管理制度开展工程相关施工管理。
         (二)存在施工材料浪费现象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其中,施工材料管理无疑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施工材料管理成效来看,仍然存在施工材料浪费现象。随着绿色施工理念的不断实施,部分施工单位逐渐建立了以避免材料浪费、减少废弃物产生为目标的材料管理模式,但同时也有部分施工单位未能按照该理念的要求加强施工材料管理,而是仍然采用粗放管理模式。
         (三)常常出现进度偏差
         施工进度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难点所在。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可引发工程进度变化、进度偏差的因素较多[2]。例如,桥梁工程某施工区段突发质量问题,需进行重新施工;施工期间长时间面临恶劣天气(如暴雨、暴雪)等,均可能造成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的偏差,甚至导致施工单位面临无法按期完工的风险。从目前各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来看,施工进度偏差问题的发生频率较高。出现上述问题后,施工单位需通过进度方案调整、采取补救措施等模式进行优化,以保障工程顺利竣工。
         (四)工程质量存在隐患问题
         保障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标。在建筑工程,尤其是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由于工程量较大,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缺乏合理的施工管理,导致部分子工程、分项工程中可能存在相关安全隐患。这类问题不仅限制了施工管理质量的提高,也为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一)减少管理问题
         于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后,该方法可结合施工期间各项管理工作的要求,为建筑工程制定适宜的管理方案,以确保施工管理方案与建筑工程管理要求的契合度。实施精细化管理期间,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可得到良好改善,这一优势为施工管理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管理人员作用
         精细化管理强调全面性、细节化的管理。以该方法开展建筑施工管理时,精细化管理可参照各项施工管理工作任务,为所有管理人员分配相应的管理任务,在实现全员管理、责任化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每一位管理人员的作用,利用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优势及其协同合作作用,逐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


         (三)提高施工质量
         结合既往经验可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目标——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实现难度在于:在施工期间,任意施工环节、各工种的相互配合或施工工艺选择等出现问题,工程质量均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与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相比,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可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充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验收交付要求。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实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桥梁改造工程桥面横坡:双向 2.0%;设计基准期为 100 年。原桥面宽度:净 -7.5m+2×0.5m。受交通量增长因素影响,桥梁上部混凝土剥落、露筋,下部伴明显冲刷问题。拟于原址重建桥宽 8.2m、标高 78.2m、全场 120.4m 的新桥。桥体采用钻孔灌注基础,下部采用桩柱式墩台。
         (二)建筑材料管理
         运用精细化管理优化建筑材料管理质量的意义在于:材料与建筑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其管理质量的优化可为建筑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占据的比重较大,以精细化管理方法开展管理,有助于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三)施工人员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人员的管理状况,是建筑质量、施工管理质量的直接性影响因素。既往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多参照其他建筑工程的人员配置经验开展人员管理,其人员管理模式缺乏针对性。为充分发挥人员的作用,可借助精细化管理方法,提高人员管理质量。
         (四)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多样性特征,为其管理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为改善施工进度管理质量,减少进度偏差的发生,可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本桥梁工程中,按照如下模式开展进度管理,第一,精细化进度计划编制。于编制环节中,充分分析所有可能引发进度变更的因素,确定各项目的准确工期,进而减少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施工进度间的偏差。第二,精细化施工进度控制。实践施工期间,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并开展协同合作,积极评估施工单位实际施工进度与施工进度计划的差异,及时发现进度偏差问题,并要求施工人员展开深入分析,并加以补救,进而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如期完成。
         (五)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所在。为提高工程质量,可借助精细化管理方法,以如下流程,开展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第一,建立工程质量问题数据库。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将典型质量问题(质量问题特征、形成原因、处理措施信息)整合起来,录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在本工程中,为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遵循精细化管理原则建立工程质量问题数据库后,将本工程关键信息输入系统中,系统自动生成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钻孔灌注桩基础倾斜(风险:3.2%);成孔后不垂直(2.7%)。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管理人员将上述质量问题作为施工期间的质量监察要点,从材料准备、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该工程工期结束时,无上述质量问题发生,提示精细化管理作用显著。第二,加强施工质量评估与检查。施工期间,管理人员按照工程进度,针对各子工程、分项工程的实践施工质量进行细化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或质量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精细化管理与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整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了促进精细化管理方法优势的发挥,可结合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用适宜策略推动精细化管理、建筑施工管理的整合。此外,还应注意根据推行精细化管理后建筑施工管理取得的实际成果及不足,进一步优化精细化管理方案,以持续促进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丰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研究 [J]. 居舍 ,2020(11):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