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的变电站信号校验装置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8期   作者:胡玮
[导读] 改革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了提升矿井变电站远程监控保障能力,将远程智能辅助监控应用于变电站监控中,并对监控系统结构组成、功能等进行详细分析。
        摘要:改革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了提升矿井变电站远程监控保障能力,将远程智能辅助监控应用于变电站监控中,并对监控系统结构组成、功能等进行详细分析。现场应用表明,远程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变电站视频监控、红外监控的有效覆盖,远程掌握变电站运行情况,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保障能力,但是由于智能识别系统费用高昂,仍需进一步展开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远程监控;智能识别;辅助系统
        引言
        现代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已从智能电网时代步入泛在电力物联网时代,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建设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智慧服务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电力监控设备的远程诊断变得切实可行。已有的技术实践和积累为远程诊断的实现提供了有益参考。提供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将故障诊断看作模式分类问题,每种故障对应一组特征集,根据已有故障案例和检测参数建立故障诊断决策表,采用粗糙集理论方法从故障集中导出诊断规则。该文重点研究对象是电力变压器等一次设备,未对电力监控设备开展研究。中,谢善益等研究提出了输变电设备统一状态监测模型范围和建模方法,并用于输变电设备的远程诊断实践。其缺点与相同,缺少对电力监控设备的研究。利用OPNET软件仿真研究了基于VLAN(虚拟局域网)的变电站综合数据流,以一个典型变电站为例,呈现了各种数据流及其流量大小。介绍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报文与流量分布的计算方法,其对网络数据和流量的定量计算思路值得参考。
        1远程专网的设计与建设
        为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远程诊断,需要在远方诊断平台看到设备的状态信息和网络报文。为此,先设计建设远程专网。远程专网的架构为:报文采集与转发装置将变电站站控层交换机、调度数据网实时交换机的镜像报文,经由安全隔离装置和路由器传送至远程专网,并由远方诊断平台接收。
        2监控系统平台
        2.11监控系统平台结构
        监控系统平台结构见图1,具体包括视频监控服务系统以及监控子站(AMC)组成。监控子站由后台计算机、控制机、传输设备、数据输入设备以及各类辅助子系统构成。子站内的各类辅助子系统可以自我运行,形成各自的循环控制回路,后台计算机通过IEC61850标准与子系统进行信息通信,通过子系统对变电站内部的现场视频画面、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进行采集、控制。视频服务系统将网络、模拟摄像机与视频服务器联通,且能够对摄像机工作状态进行管理、控制。通过摄像机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录像、监控,并将数据存储于DVR、NVR内,后上传至视频服务器。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对视频监控整体运行进行控制,实现与智能视频技术融合,对监控画面进行分析,实现对油压表、指示灯、压力表等智能识别,远程读取。

        图1监控系统平台结构
        2.2辅助一体化平台构建与通信
        辅助一体化平台构建分两级进行,一级为矿井维护层级,一级为集团公司监控层级,在集团公司采用一个数据库就可以实现对下属所有矿井变电站运行情况进行掌握。辅助IED连接到变电站AMC,AMC通过相关通信协议与矿井运维站辅助一体化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并将信息同步传输给矿井监控中心辅助一体化平台、集团公司辅助一体化平台。视频监控信息存储在NVR(网络视频录像机)上,运维站、矿井及集团公司辅助一体化平台通过视频流/B接口连接视频服务器,获取视频监控画面。在集团公司通过数据总线得以访问数据库;通过部署CAG用以接收来自于变电站的辅助监控数据;通过B接口实现对视频监控数据的获取。在运维站内只部署有B接口以及访问数据库的数据总线,运维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来查看变电站运行状况及设备运行状态。
        3链路状态和设备节点的评估方案
        通信链路状态的监视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通信链路可以实时监视传输层、应用层链路状态,通过分析网络TCP(传输控制协议)、应用层(104或者MMS)数据流特征和报文信息,可实现对通信链路的精确诊断分析,并辅助分析设备运行状态。本文设计了一套链路状态和设备节点的评估方案,根据具体积分规则评估其健康水平。积分规则的编制原则如下:(1)重要状态信息“GOOSE通信状态”“MMS通信状态”为“FALSE”时,直接积0分。(2)TCP层相关参数的积分占比高,IP层、应用层次之,分别为7分、5分、3分。(3)针对过去15min内的状态进行评估。此套方案将链路健康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优良,90分以上;一般,70-89分;较差,50-69分;异常,50分以下。
        4选取正确的激励源位
        在故障诊断的实际测量过程中,测量节点数量有限,因此测量中必须将节点最大程度利用,增加方程组的数量。由于在实践中,众多节点中存在无效节点,因此采取更改节点测量位置的方式,获得多数据,便于发现故障点,提高模型的诊断效率。减弱电磁场干扰。由于电环境周围肯定存在磁,所以磁干扰无法避免,影响结果的精准度,为了尽量降低磁干扰,在实际测量中采取屏蔽测量方法,从而达到消除或降低磁干扰的作用。优化测量方法。在实际测量中,测试电源容量小,而接地网的电阻值在数量上过小,因此数据漏测对最后的结果干扰极大,为降低这一影响,实践中可以结合采用倒相法。这一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优点是数据漏测对结果干扰不大,同时还实现了干扰的消除。通过以上论述,进行实践的测量中综合实际情况,对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所以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以上方法,从而实现消除误差、提高准确率的目的。
        结语
        在进行对接地网故障的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上,提出电网络方法诊断接地网故障的应用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接地网故障进行诊断,对计算模型的构造进行阐述,应用数学方法求解,一般使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测量中,为减少误差而提出制定了一系列的削弱措施。
        参考文献
        [1]潘晨燕,涂福荣.基于智能变电站全面感知的辅助综合监控系统典型配置方案[J].能源与环境,2019(6):13-15.
        [2]钱建国,李英,江雯姬,等.集中监控变电站操作辨识技术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12):184-187.
        [3]常晓,苏冠群,聂生东.基于小波变换的低场核磁共振信号去噪方法的研究进展[J].波谱学杂志,2018,35(3):393?406.
        [4]叶华,谭冠政,李广,等.基于稀疏表示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非平稳信号去噪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7):328?335.
        [5]颜菲,胡玉平.叠加去噪自动编码器结合深度神经网络的心电图信号分类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36(4):178?185.
        [6]汤伟,王玲利,税宇阳,等.基于SWT和双变量阈值函数的ECG信号去噪[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40(3):725?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