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建筑的崛起,建筑业得到飞速发展,由于框剪结构在住宅工程中的大量应用以及住宅建筑外装饰的日趋复杂化、美观化,使得住宅外墙渗漏水的薄弱环节有所增多,居民关于房屋渗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因此国家在2006年《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中规定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分析住宅建筑渗漏水的原因并对其加以防治尤为重要。
关键词:常见渗漏水;原因分析;防止措施
一、常见的房屋建筑渗漏原因和位置
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生产能否正常进行,房屋的渗漏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但迄今为止,我国防水材料的质量不尽人意,防水技术仍较落后,建筑物的渗漏现象相当普遍。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负担,也给后续物业管理带来麻烦,为此国家每年花费防水方面的返修资金高达20亿元左右。
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防水卷材厚度不够、粘结剂强度不达标。在屋面防漏技术中首先要选购质量好、厚度够的防水卷材,在粘结剂选择时要结合当地的气温进行强弱度选择。
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拉结筋的安装技术和安装工艺不达标,影响了墙体的整体砌筑质量;其次选购劣质建材也是墙体渗漏的重要原因,劣质的建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变形风化,造成衔接位置出现裂缝导致外墙渗漏。有时候门窗与墙体之间密封性不好,墙体内过水管道破裂等原因也都会导致外墙的渗漏。
厨卫渗漏的主要原因,厨房和洗手间是普通居民住宅中用水较多的区域,相应的墙体内的管线就多,由于市场上水管品种繁多且质量鱼龙混杂,施工人员购买劣质水管以次充好,在以后的频繁使用中就会出现水管断裂,造成渗漏现象。绝大多数家庭住宅中洗手间具备洗浴的功能,施工人员地面防水施工做的不到位,也会造成洗手间地面渗漏现象的出现。另外洗手间和厨房的楼板普遍比其他位置的楼板薄,这也是造成渗漏现象容易出现的原因。
地下室渗漏的主要原因,由于房屋建筑的施工缝隙渗漏、降水导致的基坑渗漏等。传统的堵漏工作对地下室渗漏来说很难达到修补作用,极易发生反复漏水现象。
最后是个人原因导致的房屋建筑渗漏。有些居民会根据生活习惯违规拆建楼板墙体破坏原有的建筑结构,或者空调机位在外置设备安装后没有及时做好密封等这些都会造成房屋建筑的渗湿。
二、防渗漏技术的有效防治措施
1、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渗漏水防治
(1)填充墙墙体拉结筋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设置,一般长度不小于50㎝,间距不大于500㎜。
(2)填充墙体所用材料在施工前应充分浇水湿润,一般普通砖、空心砖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宜为5%—8%。
(3)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砂浆应砌筑饱满,勾缝应密实。砌筑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不得有瞎缝、丢缝、开裂及勾嵌不实现象。
(4)填充墙上部斜砌部分应待其下部沉降稳定或粉饰前再行砌筑,严禁一次砌筑至顶。
(5)住宅室外装饰时应在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加钉20㎝宽钢板网,以防止两者收缩率不同而拉裂。
2、外墙窗及窗框边渗漏水防治
(1)窗台板压顶在浇筑时应符合规范规定。压顶厚度一般不应小于60mm,两侧伸入窗侧砌体内亦不应小于60mm。
(2)压顶混凝土浇筑时宜做成内高外低,高差不得小于2cm。粉饰时泛水应坡向正确,不得有咬框。
(3)窗外框外侧一般在粉饰时留设8-12mm(下口15~20mm)凹槽,并用硅胶密封。填嵌硅胶时凹槽内应清洁干燥,硅胶封闭应连续饱满,不得有缝隙、砂眼、气孔等。
(4)外窗下框在安装时宜采用两侧固定法且在外粉饰施工时应作好成品保护,防止窗下框被施工人员踩踏而造成填缝不严。
(5)外窗各节点应设计合理,加工安装规范。窗下框冒头处应设置排水槽(孔)。窗各拼装节点缝隙均应采用防水硅胶填嵌平滑密实。
(6)在住宅外窗及外装饰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外窗的水密性试验。此试验应视外装饰完成情况分阶段进行。
3、剪力墙与楼板交接处渗漏水防治
(1)在封闭墙板模板、砌筑外填充墙或顶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对存在于墙板下部或墙顶板施工缝处的建筑残渣等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
(2)墙板一次浇筑在支设外墙板外侧模板时,在其顶端加设楔形衬模;墙顶分开浇筑时,墙板混凝土宜先高出板底1㎝,使此处施工缝形成企口缝,以达到止水效果。
(3)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在其下端浇筑5㎝厚、与结构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层。
(4)提高模板、混凝土施工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及工作责任心。
4、外墙节点较复杂部位渗漏水防治
对于住宅建筑外墙上空调机框、悬挑窗套窗台板、装饰性板等节点较复杂部位的施工,应有相应的模板及混凝土施工方案作保障。应提高结构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及操作水平,严格按施工方案及有关施工规范作业。模板支设应严密、牢固、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遵循“快插慢拔、错点适时”的振捣原则。
5、墙面有渗斑或渗水现象的防治
(1)墙板钢筋保护层砂浆垫块应绑扎牢固,支模及振捣墙板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其散落。
(2)墙板内限位钢筋应采用20mm×20mm厚的砂浆条块代替。
(3)采用对拉扁钢加固模板时,在对拉扁钢端头凿除后,其靠外墙一侧应做50mm×50mm×5mm防水砂浆块。
(4)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模板时,在螺栓拆除以后,应派专人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其孔洞填嵌密实,必要时可加适量膨胀剂及防水粉。若采用楔形对拉螺栓,应大头朝外。
(5)提高结构施工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
6、脚手架预留孔洞处渗漏水防治
(1)改进脚手架,使其穿墙杆件尽量减少。①改进硬性拉结装置通常施工中硬拉结采用外墙墙顶预埋φ50mm短钢管,直角扣件与外架锁死;改进其为利用剪力墙中穿墙螺栓洞眼,用与螺栓等径的钢筋与水平拉结钢管焊接,另一端带丝口用V形卡固定于外墙内侧,焊缝及丝口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②改进悬挑脚手架的斜撑等将通常的单立杆斜撑改进为局部拉杆、局部双立杆;将斜撑在墙体底端支点改进为在支点部位预设马蹄窝口,其内预插短钢筋(拉杆、立杆间距及预插钢筋直径、长度应通过验算)。
(2)清除干净预留孔洞内预留套管及其它残留垃圾,派专人用与结构混凝土同强度的混凝土封堵预留孔洞。封堵混凝土内要添加膨胀剂及防水粉。
(3)填充墙部位预留洞口在砌筑墙体时应留设规矩,并留马牙槎,洞口较大时其内应加设φ6钢筋。
7、外墙空调洞、排油烟洞等渗漏水防治
(1)在结构施工时,派专人精心布置空调洞、排油烟洞,保证其留置位置准确,坡向正确,尽量避免日后錾凿。若确需錾凿,应錾成外低内高,并对錾凿部位用防水砂浆粉饰规整。
(2)必要时,可在空调洞、排油烟洞等外口安装PVC防水帽,周边用硅胶封闭,这样既起到防水效果,又美观大方。
8、屋面防渗漏水防治
找平层要求设置分隔缝,表面无开裂、起砂、起皮,平整度偏差不大于5mm,天沟纵坡度为1%,无倒坡或积水,卷材搭接宽度正确,搭接缝严密,节点处理符合规范要求,无翘边、张口。铝箔保护层完整,无损坏。铺设防水建材要注意预留搭接位置需要的长度,对于造型特别的位置,不平整的地方要做好缝隙密封。对于防水材料要做到均匀不留缝隙涂抹且根据需要采用两次涂抹法,第二次涂抹与第一次涂抹之间留有间隔时间,在第一次涂抹的防水涂料成膜后再进行第二次涂抹,双层防水涂料会成为两层保护膜。
9、地下室防渗漏水防治
地下室防渗漏要充分利用止水带的作用,将质量合格的止水带对准墙体缝隙处贴合处理,在建筑施工时要控制混凝土浇筑造成的止水带变形现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防水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设计、材料、施工及管理维修等多方面因素。只有掌握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并有广泛的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正确制订设计与施工方案,并通过精心操作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防水工程做到滴水不漏。当建筑物一旦出现渗漏,除了常规的检查方法以外,主要依靠技术人员进行高水平的诊断。只有把渗漏原因准确地分析清楚,才能提出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修补方案,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堵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