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提升幼儿教育---基于游戏教学的幼儿教育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伍雁心
[导读] 跟随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幼儿启蒙的教育方式也随之改变,更加注重在游戏中提升幼儿的能力。
        摘要:跟随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幼儿启蒙的教育方式也随之改变,更加注重在游戏中提升幼儿的能力。鉴于幼儿教育目前的现状和发展状态,我们更加需要创新跟紧符合时代的教育方式,即游戏教学法。该篇文章就是针对现存教育问题,研究游戏教育的意义,规避限制性的常规教育。
关键词:寓教于乐;游戏教学;幼儿教育
        幼儿阶段是每个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所以家长非常注重启蒙教育所形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这种学习状态和氛围影响着每个孩子是否可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条件。传统的幼儿教育形式单一,风格呆板,对幼儿的教育相对形式化,所以难以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而游戏教学是想通过在游戏中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思维,帮助幼儿进入认真的学习状态,随即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一、现存阶段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教育课程形式化
        随着幼儿教育课程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设了游戏教学,在游戏中完成教学。家长面对这些创新型幼儿园,争前抢后地想要进入这些创新型幼儿园,而部分幼儿园,只是单单标榜这些创新课程,并未真的将游戏化幼儿教学的意义和目的落到实处。这些形式化的教学项目成为了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于是家长真的以为把孩子送入这样的幼儿园,就会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于是更多的幼儿园投机取巧,东施效颦,这些幼儿园越来越多,导致幼儿教育瘫痪和停滞不前。无法达到真正的游戏化教学目的。
          2.幼儿教学过程机械化
         面对教师市场扩大化,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步入教育事业。教师年龄差距大,刚入教师行业的年轻教师,对幼儿园学习制度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决定权,更多的即是实行年长且有经验老师的命令和决定。幼儿园很多课程都是已经安排好时间和方式的,即使在教学过程或者游戏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时间,没有完成任务也会强制停止教学。在游戏教学,结果很重要,没有结果的学习过程,孩子们得不到回应和结果,也会达不到教育目的。
         3.幼儿教学内容复杂,超出孩子负荷范围
         在幼儿教育改革情况下,幼儿园会设置各种各样繁琐的任务教学,超出了幼儿的学习能力承受范围之外。比如,在安排课程时,会过度偏向生活化,也偏向于成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能力,虽然这些课程有益于幼儿提前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但过于精细,过于繁琐,过于深入,势必会加载幼儿对课程的承受能力,从而适得其反。


   二、规避限制性常规传统的幼儿教育
          1.把游戏教学融入到生活中
          把生活和游戏结合,将有兴趣的游戏带入到幼儿不主动的生活中,使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参与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具有仪式感,从而带动他们融入生活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孩子感受得到,原来在学习生活中,也可以加入游戏,潜移默化地进行兴趣教育。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孩子们积极主动性特别弱,完全不可以使用野蛮的强迫手段,促使他们入食,所以只能用巧妙的游戏教育,带动幼儿的主动性。比如,老师可以让吃饭特别积极的小朋友,然后带其他的小朋友观察她吃饭,其他小朋友看到另外的小朋友吃饭特别有趣,样子特别好玩,这样就会调动起对饭菜没有兴趣的小朋友。或者你对小朋友,要小朋友猜握在手里的糖果有几颗,猜错了就得吃口饭,有时候设置一些故意让它看到的情况,让它猜,猜对了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其实将这些小游戏带入到生活中,也可以让小朋友思维更加开阔,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2.摒弃传统限制思维的幼儿教育
         爱玩是人的天性,当然幼儿也绝不例外,在以前的幼儿园,一贯的学习风格就是,数学学习、语文学习、还有其他各种各类的课程,但是也总被冠以只学习文化知识的传统方式,随着教育方式的变化,各层教育阶段的教育方式都在发生创新,都逐渐向实践靠拢,向实用靠拢,幼儿教育也是,想要摒弃传统的限制性教学方式,用游戏法的形式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比如模拟一个现实情境,让他们主动向陌生人问路,她们应该用怎么样的方式,让路人特别乐意地透露信息。如果幼儿在这个情境下不知所措,老师就会主动和其他小朋友配合示范,模拟真实的问路方式,之后还会给他们布置作业,让他们想想其他方式,这样会让孩子们发散思维,想出不一样的答案,不会局限于一种固定思维。这样的过程也是脑子在运动,其他器官也会由此配合的全身心的思维运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聚集在教室里,老师用书本只是教他们一步一步做,而小朋友需要聚精会神一动不动地听着老师的讲课知识,而老师也不会顾及到每个小朋友是否真正掌握到知识的精髓,老师负责把课程教授完,孩子们负责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听完。孩子什么时候走神老师也无法判断,这样的教育方式是空心的,不会具有真正的效率可言。现在的幼儿教育才是真正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他们此阶段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来实行游戏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们积极的动手和创造能力,才能达到幼儿教育对启蒙,开发脑力智商,奠定开端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寓教于乐,将游戏教学融入到幼儿生活和学习中,是现在一直备受瞩目的课题之一,也是社会和家庭十分重视的孩子教育。在家长的心目中,孩子的智商情商需要从启蒙教育开始培养,只有从最初的教育抓起,才可以为孩子的智商情商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的开设课程成了被关注的重心,然而很多幼儿园忽视的是教育的实处,真正的教育是要落实到孩子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而不只是一个形式化的过程,鉴于以上的幼儿教育现状,学校要抓住的是孩子是否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中将在幼儿园里的知识运用上。综上所述,游戏法教学不等于游戏,而是一种游戏化的创造练习,在知识关卡里设置一些有意义的游戏,从而提高幼儿的求知欲。游戏化教育在当今幼儿中是比较感兴趣的环节,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方式锻炼当代教育事业者们的价值能力,有益于他们向更积极先进的教育道路前行,他们要更加积极地向有意义有价值的游戏化教学靠拢,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彦宏.幼儿科学启蒙研究中对幼儿数学素养的要求[J].考试周刊,
        2018(A3).
[2]马胜男.探究幼儿园户外游戏与日常生活教育有效结合[J].华夏教师,2018(01):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