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3.0版家校共育 ——家校共同体 共赢无极限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7期   作者:陶根林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日新月异,各种技术都在更新升级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日新月异,各种技术都在更新升级,我们家校共育的方式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升级到3.0版了。
【关键词】3.0版家校共育  共同体  互助共赢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日新月异,各种技术都在更新升级,我们家校共育的方式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升级到3.0版了。1.0版的家校共育只是单向的老师告状型;2.0版的家校共育以家长会、家访、电话、网络沟通等形式为主,教师主导,家长被动参与,家校地位不平等;3.0版家校是共同体,家长参与班级的管理,成为班级的一员,大家互助、互利,达到共赢的目的。那如何使家长更好地成为教育共同体呢?
一、开好第一次家长会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家长都有一颗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对于孩子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特别关注,所以第一次家长会上老师留给家长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种初次获得的印象往往是今后交往的依据。第一印象好,以后家校共育就会事半功倍。第一印象不好,即便今后付出很多努力也不一定能够改变。因此,要用心开好第一次家长会,为家校共同体的成立打好基础。
        家长会前要精心布置教室,让家长看到我们对孩子的用心。着装大方得体,语言有感染力,语速适中,让家长觉得我们很自信。会上介绍一些自己获得的荣誉,让家长知道在教学和管理上我们经验丰富。接着就要讲事实摆道理强调我们是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将一起陪伴我们共同的孩子六年。让他们明白家校合力互惠双赢,不合力最终受伤害的是自己的孩子。还要强调家长们能走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也是一个共同体,要互相帮助、互相包容。这样我们的孩子将生活在一个和谐幸福的集体中。最后建班级群,留下联系方式,告诉他们有事可以给我们发短信、打电话,像朋友一样聊聊孩子,聊聊教育……
二、真心爱每一个孩子
        陶行知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的确,只有老师发自内心地喜欢每一个孩子,我们的一言一行才会透出浓浓的爱,孩子们才会感受到老师的爱。
        班级有一个有点自闭的男孩,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与人交流。我经常像妈妈一样亲昵地拍拍他、摸摸他的头,温柔地告诉他应该怎样拿书,怎样读书,怎样写字等等。有一次课间,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画着什么,我很想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就让他给我看看画了什么,他立刻藏起来。我故作伤心状问:“你不给我看,是不是不喜欢我?”他忸怩了一下小声说:“喜欢。”后面又一本正经地补充道:“喜欢也不能给你看。”多么可爱的孩子啊,虽然他不愿意跟我分享秘密,但是我从他的表现中看出了他对我的喜欢。
        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自然会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家长,家长必然会更好地和学校合力了。这个孩子妈妈本学期来开展了一次家长课堂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礼物,教室里都沸腾了。
        三、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
        莎士比亚说:“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跟家长相处,会不会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踏实实去做。

用真诚、用心、勤奋去打动家长。
        孩子刚入学,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特别高,同时还很焦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时候我就“趁热打铁”,花大量时间真诚地跟他们沟通。一年级学生值日需要老师的指导,我利用这个时间段一边指导学生值日一边跟家长聊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对于他们的困惑站在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议。前一个多月,我基本上都陪家长聊到五点多。让家长切身感受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给家长的建议不要都说经验,可以来一些科学研究表明,让家长知道我们很专业,值得信服。还可以聊一聊各自的家庭,从中了解分析家长和孩子。这样,两周基本上就可以跟家长聊一遍了。家长感受到我的亲和,后面跟我的相处就更融洽了,对于我提的一些要求也乐于配合。慢慢地我的身边就有了越来越多的铁杆粉丝。同样,我也迅速对班级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期家校共育的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四、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结合。”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是他们的权力,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家长成为班级的一份子,就有了主人翁意识,会为班级的建设出谋划策、同心同德。
        我们在有了铁杆粉丝后就可以成立家委会了,我们班所有家长都是家委会成员,几个铁杆粉丝是常委,他们起到牵头的作用。根据家长的特长,让他们尽可能都人人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书法和绘画功底不错的家长成立美化班级小组,轮流负责班级的板报设计和布置;在各行各业有一些资源的家长提供资源给孩子们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每学期家长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班名、班级公约、活动组织等,大家都一起出谋划策……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自然对班级有了感情,对班级的孩子、家长和老师有了感情,家校共同体也就慢慢形成了。
        五、不断寻找优点 夸出好家长
        好家长是处出来的也是夸出来的。一年级时我们班小王把膝盖摔破了,好不容易结疤了,却给另一个小朋友撞了。我看到他的膝盖破了瓶盖那么大一块,烂糊糊的,血不断往下流。赶紧打电话给家长,谁知王爸爸赶来一再说没事。碰了的孩子家长也急匆匆赶来,二话没说直接要带孩子就医,两个人在校门口拉了起来,最后王爸爸背着孩子就跑了。之后好多天这个孩子都是背着上下学的。
        期末家长会上我使劲夸这位家长的宽容大度,分析这样做的结果家长之间共赢,家校共赢。本学期,小卢的左手大拇指被后面同学推椅子砸骨裂了,我只打了两个电话,他们就自己解决了,两位家长都告诉我对方太客气了。其实小卢的手肿得像胡萝卜一样,两个月不能写字。奶奶跟我说的时候心疼得差点流眼泪了。
        家长也需要得到肯定、表扬,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要不断寻找他们的优点,对于做得好的地方大力表扬,给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这样家校共同体才能健康发展下去。
        总之,要做好3.0版家校共育老师要做到:用心、真心、恒心。3.0版家校共育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感同身受,家长宽容大度、和谐共处,孩子们也不会斤斤计较,班级其乐融融。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大家互惠共赢无极限。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共同体
[2]明月婉香.浅谈如何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新浪博客.2018
[3]魏同玉,李祥文.家校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及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