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方法研究 谭诗军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10期   作者:谭诗军 黄璐 杨德赠 易子然 姚佳
[导读] 摘要:电力行业被认为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
        (贵州省凯里天柱供电局  贵州天柱 556600)
        摘要:电力行业被认为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从各种自然灾害风险到人为失误风险,从设备故障风险到组织管理风险,如何冷静面对和应对电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国网公司和部分供电企业也尝试开展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但未将风险管控措施与现场安全生产紧密结合,也未与生产管理系统相融合,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电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方法研究
        1安全生产风险基本理论
        风险是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有3个紧密相关的因素———风险致因、风险事故和事故损失。这3个因素相互衔接,构成了风险的产生、风险的发展和风险可能导致后果的链条,称为风险/事故链。(1)风险致因。风险致因是指促使和增加损失发生的概率以及严重程度的条件,即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致因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构成风险因素的条件越多,损失发生的概率或损失幅度就可能越大。风险致因可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2)风险事故。电力生产日常作业中所存在风险因素在生产中表现在事故隐患,包含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3)事故损失。事故损失一般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包括额外费用损失和收入损失等)。由于电力企业是基础性产业,电力事故所导致的下游企业的产能、产量遭到破坏的损失也包括在电力事故的间接损失范畴内。风险/事故链是风险致因、风险事故和事故损失三者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系统中的3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风险致因的不断积累,容易导致人的不安全因素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归集交叉而引发事故,事故发生后如果防备和保护措施不到位,就会引起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2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方法
        2.1风险分类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细分为:电网运行风险、现场作业风险和设备运维风险三大部分。其中,电网运行风险包括电力设备、电力线路和人为误操作。此外,电网运行风险还可能源于电网基础薄弱、设备检修、缺陷处理、基建施工和特高压架线跨越等原因,造成电网运行风险,尤其是三级、四级电网风险的存在,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现场作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2)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3)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安全规程,随心所欲地操作。现场作业的危险点还具有另外两大特点:具有复杂多变性和可知可防性。设备运维受到技术、人员素质、现场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设备运行及维护存在风险,具体表现为技术方面、现场环境方面、状态检修与数据处理、状态评估。
        2.2风险辨识基本方法
        电力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分为风险信息资料收集、风险信息资料分析和风险信息库建立3个步骤来实施。(1)风险信息资料收集。风险信息资料收集包括2个步骤:搜集电力系统和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对照有关安全生产标准、法规编制检查表进行现场检查,填写风险数据清单。(2)风险信息资料分析。风险信息资料分析是依靠生产技术人员和专家通过对收集到的风险信息分析、判断来辨识并确定风险的来源。在这一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暮景分析法。(3)风险信息库建立。通过对安全风险有关历史资料和现场资料的排查和专业人员分析,可以得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可能涉及的风险数据清单,按照清单中所列举的风险信息,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形成电力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
        2.3风险辨识过程
        通常情况下,事故发生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组织之内,所以安全行为控制可以分为组织内的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的行为控制。在个人层面,包含个人一次性行为(不安全动作)、个人习惯性行为(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两个阶段的行为控制;在组织层面包含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两个阶段的行为控制。电力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框架
        结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实际,以事故预防为主线,将事故风险危险点控制与事故预防进行结合,形成电网企业安全风险具体辨识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电网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框架
        依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组织的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其运行行为是组织第一阶段的组织行为,控制它的质量是控制组织行为,进行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见,电力企业组织控制组织行为主要就是控制组织的安全文化和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事故直接原因中的不安全动作、间接原因中的三点习惯(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3项中的一项或几项)性行为合起来称为个人行为。通过个人行为控制可以达到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状态的产生,可以从个人观念、知识水平及技能培养3个方面实现个人安全风险管控,如图4所示。
       
        图3 电网企业组织安全行为辨识框架
       
        图4 电力企业个人安全行为风险辨识框架
        (1)电网运行风险辨识。电网安全风险管控是通过提前辨识可能导致的电网事故的风险和隐患,通过预警发布提高各单位对电网风险的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或化解,降低或管控电网运行风险,不发生由于电网运行风险预警应发布而未发布导致事故发生或扩大,通过预控达到降低事故后果、减少事故损失的效果,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2)现场作业过程风险辨识。电力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主要有三类特点:第一类是24h不间断运行,要随时排除异常,保证连续生产;第二类是现场操作场地紧凑、交叉作业多,管理要有条不紊,不出差错;第三类是危险性较大、技术含量高、作业准确度高,要求精细化组织,配合密切。现场作业管理风险的辨识包括:生产秩序正规化、操作技术规范化、场地管理合理化、物件摆放整齐化和杂物清理及时化等。现场作业过程管理风险辨识的主要内容是作业前准备、作业中及作业结束。(3)设备运维风险辨识。设备运维风险辨识的内容主要是技术方面和环境方面。
        3结语
        电力生产安全系统由多个元素组成,无论系统中哪个元素运行偏离了正常规律,都可能破坏系统的平衡,因此有必要对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以此来制定出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降低这些风险所带来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介贺彤,杨博,赵蕾,谢欢,朱戎,任志刚,叶宽.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电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9,17(06):25-30.
        [2]郑彬.探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网企业的建设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04):206-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