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例如工程质量不达标,其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或已发生的危险不能及时控制,对于控制质量的能力、水平不高。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管理以控制质量,促进水电水利工程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水利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路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管理措施
引言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是关乎国民基本生活的产业,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充分保证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才能更好地推动水利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对学习水电工程进行管理中,需要创新管理制度,以便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
1 施工管理的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的具体地点、施工人员、工程建设材料、施工中应用的机械设备等,要保证工程现场的管理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控制,促使建设人员能够按照要求对工程进行施工;同时还需要制定一个良好的规划,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率,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按时完成。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水利管理的现状
2.1 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水利水电在施工中大多数施工人员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培训,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没有对施工技术进行培训,这样就会导致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要求,导致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很多问题。此外在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并没有加强对工程建设的重视,不负责任,不具备专业的能力就进行施工,这样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工程完工之后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农民工人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大量不具备专业能力技术能力的人员进入到工程施工队伍中,降低施工团队的工作效率,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度增加,施工方案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阻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进度。
2.2 施工所使用的原材料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材料,比如钢筋,水泥混凝土等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查,只有通过检查的施工材料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但是大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检查,不按照国家的规定随意采购施工材料,这样就导致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3 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体系都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致使工程管理秩序混乱,阻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有效进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节约成本,减少人力支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裁减,导致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不足,在施工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埋下隐患,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发展。
3 管理措施
3.1 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在具体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建设以及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的项目种类比较多,比如地质环境、工程施工、机电设备等等,这就要求在施工中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施工管理团队,加强对施工一线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理论知识及施工技术的学习,培训,尤其是需要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者难点进行专项的讨论会。通过加强对优秀管理人员的选拔、专业知识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施工技术分享会等等方式,不断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政治素养。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对现场管理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及政治文化的学习,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具体的学习及实践中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2 对施工材料进行管控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应该加强对施工材料采购的控制,尽可能地选择同一批次的施工材料,有效的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材料能够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在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性的施工材料进行采购时,需要对供应商提供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考察,综合考量施工材料供应商的业内口碑以及实力,这样能够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工程建设的要求。对于施工中使用量较少的材料,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也需要对不同的供应商进行考察,选择物美价廉的供应商,这样再充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此外,施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采购的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符合相应的要求之后才可以使用。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妥善的保管,做好防潮防撞等保护工作,部分施工材料在使用之前还需要再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有效提高施工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3.3 完善工程管理体系
为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有效进行,水利水电工程企业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工程管理体系,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工程项目可以进行阶段性的验收审核,在工程进行到不同阶段时要对项目进行审核,审查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有所依据,使管理行为规范化进行。另外,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法律法规,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标准进行不断完善,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3.4 加强现场施工全过程的监管力度
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具体的建设内容以及相应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和监督的具体目标以及实施方案,为所制定的目标而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体系建立。在施工中需要制定详细的监理规则,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施工质量标准以及评定验收等内容作出详细的规定。在工程具体施工中,需要加强对施工作业流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把控,确保每一个环节、工序的施工质量都能得到有效地控制,达到相应的评估标准,只有达到质量评估标准,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一旦施工环节中出现不符合施工质量评估标准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直到达到施工质量要求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
结束语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是我国社会今后发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块垫脚石。我国政府机构已经清楚地了解到水利工程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不断采用有作用的相应措施来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促使社会经济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就必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建设项目得到真正的落实,更加注重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积极主动地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并且通过加强水利工程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方法,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所在,从而为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水利工程施工的建设效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吾木尔扎克·叶尔肯巴义.水利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163.
[2] 徐金水.基层水利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路径的研究[J].水能经济,2017: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