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乡电力网中存在着诸多并沟线夹,在正式施工阶段,大多数都是采用了人工操作进行施工,对于架空电缆上用并沟线夹来搭线的难度较大,比如说:经过绝缘杆把并沟线夹拿起再接近架空电缆,并且将架空电缆放入在线夹口中,由工作者手动完成夹紧架空电缆的工作,因为架空电缆是处在高处状态,工作者的手动拧紧螺栓有着操作艰难,并且产生一定的触电安全。除去人员自身安全,还存在着连接螺栓拧紧的问题,使得产生并沟线夹、架空电缆之间的连接不稳定性,产生接触电阻大、发热,致使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下面就对10kV杆上带电作业机器人现场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10kV;带电作业;机器人
前言:本文主要分析一种杆上带电作业机器人的设备,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自动完成架空电缆搭接线作业杆,杆上带电作业的机器人设备有着操作安全、方便的特点,并且还可以保证线夹可靠的夹紧架空设备。本文就对其进行探讨。
1 智能机器人功能分析
1.1采用机器人进行带电抢修作业,能够明显改善施工的环境。经过实施间接的操控作业模式,不仅能够减少人员危险,提高安全性,还能够降低人员的高空跌落和触电身亡的概率。
1.2 保证抢修作业质量、效率。采用机器人作业操作的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时间成本,减少人工成本支出,增大维修作业的面积,并且便于人员操控,提升管控的能力。
1.3 在方便抢修作业操作基础上,增强客户满意程度。经过机器人抢修作业实施,不仅便于人员进行操控,并且绝大部分都是机器人自己处理,提升作业的准确率,降低事故产生概率。
2 杆上带电作业机器人设备的特点分析
第一,牵引绳一端和绕线轮连接,牵引绳另外一端绕过导向轮,并且和升降导套进行连接。
第二,第一导杆和下夹线平板的上表面呈垂直的状态,第一导杆管过对应的第一导向孔。
第三,第一螺杆与第一导杆的平行,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和第一螺杆进行连接。
第四,第二导杆和下夹线平板的上表面垂直,第二导杆管过对应的第二导向孔。
第五,第二螺杆和第二导杆相平行,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和第二螺杆进行连接。
第六,下夹线平板的上表面设置主线下夹线槽、支线下夹线槽,主线下夹线槽主要是位于主线上夹持板下方,主线上夹持板下表面设置了和主线下夹线槽所对应的主线上夹线槽,支线上夹持板下表面则是设置了和支线下夹线槽所对应的支线上夹线槽。
第七,下夹线平板边缘设置向外延伸的基准平板,基准平板上表面和下夹线的平板上表面水平一致,基准平板和支线下夹线槽主要是位于主线下夹线槽的相对两侧,基准平板主要是位于主线上夹持板外侧。
第八,固定架包含抱箍,抱箍固定在电杆上。
3 10kV杆上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实施方式分析
牵引绳一端和绕线轮的连接,牵引绳另外一段绕过导向轮,并且和升降导套进行连接,牵引绳另外一端先往上绕过导向轮,之后向下延伸,并且和升降导套进行连接。导向滚轮主要是经过轮轴转动设置在滑块上,轮轴和升降导套的轴线相垂直,同一导向装置导向滚轮是两个,并且两个导向滚轮主要是处在同一个高度。
线夹装置主要包含支撑在支撑板上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并且和竖直导杆所配合的竖直导套、位于安装板上方,经过连接件和安装板连接的下夹线平板,位于下夹线平板上方的主线上夹持板和支线上的夹持板。下夹线平板上表面是水平面,下夹线的平板上表面设置主线下夹线槽、支线下夹线槽,主线下夹线槽和支线下夹线槽相平行,主线下夹线槽横截面主要是呈现出圆弧形的,主线上的夹线槽横截面呈现出圆弧形。
主线下夹线槽主要是位于主线上夹持板下方,主线下夹线槽长度的方向和升降导套的轴线相垂直,支线下夹线槽主要是位于支线下夹持板下方。
主线上夹持板的下表面设置和主线下架线槽对应的主线上夹线槽,主线上的夹线槽横截面则是呈现出圆弧形。支线上夹持板的下表面则是设置和支线下夹线槽对应的支线上夹线槽,支线上夹线槽横截面则是呈现出圆弧形。
下夹线的平板边缘设置了向外延伸的基准平板,基准平板上表面和下夹线平板的上表面所齐平,基准平板和支线的下夹线槽主要是位于主线下夹线槽相对的两侧,基准平板主要是位于主线上夹持板外侧。
4 10kV杆上带电作业机器人设备的具体工作
第一,在线夹装置上装夹支线电缆。通常在支线下夹线槽和支线上线的中间装置支线电缆,随后将第二驱动电机进行启动,并且把第二螺杆带动旋转,当其螺杆和螺纹孔配合带动支线夹持块随着导杆会向下移动,因此在支线下夹线槽和支线上夹线槽之间让支线电缆能够更好的夹紧。第二,通常绕线轮被旋转电机带动旋转,因此升降导套和导向装置以及旋转夹都能被牵引绳所带动,并且能够让电杆能够上升到设定的位置。然后需要让电机工作起来,让主动齿轮配合固定齿套,让旋转架与轴套绕升降导套能够被其带动旋转,让基准平板处于电杆架空电缆的下面位置。第三,当再次让电机工作的时候,让绕线轮能够旋转工作,在架空电缆上能够与基准平板上表面靠拢,然后再一次让电机工作启动,当主动齿轮配合于固定齿套的时候,能够让旋转架与轴套绕升降导套进行再次旋转,并且让架空电缆被移动到主线上夹线槽和下夹线槽的中间位置。然后把第一驱动电机进行启动,让第一螺旋杆被带动旋转,在主线上夹线槽和下夹线槽中间的架空电缆能够更好的夹紧,从而有利于架空电缆接搭线作业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第四,当再次让旋转电机进入工作状态,让绕线轮也随之旋转,把牵引绳释放掉,从而使导向装置和旋转架以及升降导在自重的影响下,沿着电杆向下移动,直到移动到指定的位置上。
5 杆上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展望
10kV杆上带电作业的机器人设备能够自动化完成架空电缆搭接线,不需要使用绝缘杆进行操作,也不需要工作者手动完成夹线架空电缆。经过采用这个设备,能够全面的降低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使得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解决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保证线夹的夹紧架空电缆作业可以顺利完成。
我国带电作业是从没有到有,从低电压到高电压,经过无数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研究的,才获取了当前的成绩。带电作业承载了无数人的努力,回想带电作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带电作业发展是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就从2016年开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盛时期,所以瞄准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使得带电作业向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们能够清楚看到带电作业机器人取代传统人工作业的方式,就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也逐渐的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利,鲁守银,李健,赵玉良,吕曦晨.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13(14).
[2]赵玉良,李运厂,戚晖,李健.线路带电作业智能化自动工具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03).
[3]李智,徐新民,多强.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现场安全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4:33-36+39.
[4]麦伟辉.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0(11):15-16.
[5]黄德祥,陈锦华,丁毅.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及管理分析[J].电力安全技术,2014:15-17.
[6]曹智.10kV带电作业方式及其发展方向刍议[J].机电信息,2011(1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