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建设临时用地面临风险及对策初探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1期   作者:李冰
[导读] 风险预警系统是用来对生产安全进行预测,根据实际情况识别风险因素
        摘要:风险预警系统是用来对生产安全进行预测,根据实际情况识别风险因素,尽快找出这些因素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计划,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危害程度。与此同时,必须准备好应急措施和应急设备,为紧急事件的处理打好基础。
        关键词:临时用地;风险;对策;
        临时用地是指工程建设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在施工或者勘查完毕后,不再使用国有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因临时建筑或其他设施而使用的土地。使用临时土地的用地单位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并缴纳土地复垦费,经县级及以上国土管理部门批准,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一、油田地面基建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油田地面基建工程涉及面较为广泛,且施工环节复杂,一般来说油田地面基建工程是与油藏工程、钻井工程和采用工程紧密相联系的工程项目,主要是以服务油气开采为目的,为油田的开发方式、气藏生产能力和地下油的开发提供了必要基础设施条件,确保地上和地下油田建设项目整体正常运转的基础建设工程。油田地面基建工程较普通建设工程,其面临更为恶劣及多变的外部环境,但却承载了如油气长输管道工程、集输系统工程等大型重要工程建设,因此该类工程面临风险因素要比一般建设工程多,而且风险管理也比其要复杂很多。这些风险是客观存在、无法彻底消除的,但在大量的工程实践当中发现很多风险因素都带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如果能够通过大量的资料以及实践经验分析影响油田地面基建工程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因素,深入了解工程的风险管理的原则,熟练掌握风险生成的规律性,总结出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为防范油田地面基建工程风险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案,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过程中的风险发生概率,有效减少和规避因风险造成的损失,提高工程质量,更好服务油田生产,保证油田各环节的正常运营。
        二、分析临时用地法律风险原因
        1.勘探井、评价井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临时用地到期后应如何处置,哪类井办理哪些手续无章可循,从而导致大量超期使用临时用地问题存在。
        2.前期征用土地方式较为粗犷,多为行政划拨,临时用地到期后的处置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及规范,协议、谈判记录等未能形成有效的电子记录、台帐或保存不当丢失,并且累计年限较长,从而增加整理难度。
        3.勘探井、评价井临时用地管理归口不同单位,后期移交采油单位,土地相关资料在移交时不完整、不齐全。
        4.岗位人员变动频繁,未能将此类遗留问题清楚告知,未有效交接,从而导致统计工作难度加大,底数不清。历史遗留问题未能与政府部门协调统一,导致纠纷较多,处理难度大。
        三、临时用地面临的风险和困境
        1.面临非法用地的风险。“十八大”召开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和“集约用地”理念逐渐深入和体现,国家相继颁布了若干法律法规,政府监管方式更加完善、环保要求更加严苛、执法力度更加严格,各职能部门对于林地、草地、耕地及其他用地权属划分也更为明确。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强了城区及城区外的规划范畴,扩大土地整理项目,各保护区、封禁区也扩大调整范围,建立相应的核心区域。监管力度加强,2014年、2015年国家相继出台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提出“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并将建设用地减量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举措”。明确提出一定要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等保护制度。并加强了执法监察力度,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动态巡查、网络信息、群众举报等手段,健全“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等违法行为发现机制,对土地进行全天候、全覆盖检测。


        2.临时用地合法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临时用地复垦面临的问题。经确定已无经济开采价值的井,按相关规定应进行复垦,减少闲置土地占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即使依法依规办理了复垦手续,当地农民依然会以各种理由提出不合理要求,阻碍油田正常生产。而需复垦的大部分井将面对超临时用地期限或复垦协议缺失、不全等诸多问题,补办手续时将面临行政处罚、民事纠纷等风险。(2)临时用地转长期用地面临的问题。由于临时用地期限为2年,若存在超期或是未按照要求进行复垦,在办理长期用地手续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特别是补偿标准的确定,双方很难达成一致,原土地所有者会借此为由,向石油企业提出超额、不合理、不合法等诉求。(3)勘探井道路面临的问题。由于勘探井多位于沙漠、隔壁荒滩或山地,建设时均配套有井场道路,且普遍存在共用道路问题。因勘探井建设时间的不一致,造成单井与单井之间道路存在临时用地重叠、但期限不一致的问题。前端探井道路临时用地到期后的处置状况,将引起后端其他井使用该段道路的权属和法律风险问题。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设立油田地面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现代工业生产来说,信息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针对油田生产这种涉及面广、数据相对庞大的工业项目来说,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油田生产种类繁多,分布的地域非常广阔,而且其生产效率和质量与地理因素紧密相连,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满足现代石油生产。因此,油田地面工程必须依靠现代信息化的先进力量,将生产相关的各个因素导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平台,利用计算机对其相关的工程因素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石油生产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并且极大地降低由于传统管理的不足造成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五、临时用地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1.建议石油企业建立临时用地评价体系,明确临时用地到期后复垦、转长期用地或续办临时用地的勘探井、评价井评价指标和处置程序,为土地精细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建议石油企业年度投资计划考虑临时用地处置资金安排,解决临时用地处置资金缺口,逐年办理历史遗留井长期用地手续,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补救,为土地精细化管理提供资金保障,规避法律风险。
        3.建议石油企业尽快建立土地管理系统平台,成立项目组,充分利用智能化和大数据优势,完善、更新土地台帐,做到土地权属、性质、期限、税费等基础资料清楚,为土地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4.强化土地档案管理,明确土地资料移交、交接制度,特别是对征地时间是否超期明确责任主体、清晰划定管理界面。
        5.建议各单位健全土地机构,配备专职土地管理人员,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规范签订、审核、履行《临时用地相关合同》。
        6.积极与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土地变更的实时动态,严格按法律、法规要求规范使用临时用地。
        7.加强土地复垦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建议选择当地乡镇及村委会组织复垦,减少中转环节,或建议建设单位在与第三方签订复垦合同时约定,复垦验收后若出现因复垦问题造成的纠纷,由复垦单位协助属地单位协调解决。
        结语:
        总之,石油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资源,对油田建设用地中出现的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控制,不仅会延误工期,而且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由于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风险评价极其重要。在风险评价时,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利用评价方法确定工程项目的总体风险水平,做好对风险的规避。
        参考文献:
        [1]张峰、油田地面工程项目风险防范措施探析.2019.
        [2]谢乐平,浅谈石油建设临时用地面临风险及对策初探.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