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定南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省赣州市 341900)
摘要:为了满足现时代下的电力需求,电力公司需要加大供电量,而在加大供电量时会造成供电过程不稳定,需要对配电网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加大供电力度后的稳定性。因此,开展创新配电网运维检查管理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优化
1优化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配电网是指根据用户用电量的需求不同而对电力进行分配的结构体系,是整个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而配电网在工作时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配电网正常工作,实现供电稳定性的要求。由于我国经济处于不断发展中,人们生活用电、企业生产用电对电力公司的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要求下,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比如设备管理水平较差、配电网架构不完善等。另外,配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决定着供电稳定性能,需要电力公司不断优化配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创新出优质的管理模式并应用于实际管理中,从而有效控制能源消耗与浪费,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2.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中现存问题分析
经过大量的文献调查与实践探究,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受到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和设备自身因素影响,进行检修和管理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线路架设情况、设备自身情况和检修管理情况三个方面。首先,从线路架设情况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存在较大的检修管理问题,线路架设与配电网的构建是一项自由程度较高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电力线路设计,这项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求极高,如果线路架设人员不能够进行全面的考虑,那么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在日后进行检测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其次,配电网能否顺利运行与设备是否先进、是否正常有着极大的关系,部分配电工程操作时间较早,设备逐渐产生了老化问题,但却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因此产生安全隐患的可能性较大,质量问题让人忧虑,同时部分电力企业在进行电路铺设的过程中,考虑到成本问题,降低了设备的质量,由此造成的安全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预估,但在未来将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安全威胁。最后,在进行检修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公司管理制度较为松懈,缺乏合理性,导致相关人员在进行电力工程的检测和管理时,没有明确的标准,也缺乏必要的认真度和重视度,当问题出现时,责任不能落实到人,出现了相互推脱的情况。同时,由于检测人员个人能力水平并不统一和固定,在进行相关检测时,有些问题并不能及时检测出,导致安全隐患出现了频率增加,情况严重。
3.配电网检修管理优化
3.1检修计划优化思路
3.1.1对互斥的检修项进行排查,提高供电可靠性
检修项互斥是指两个或多个检修项因为网架及管理原因而无法同时安排的现象,由于配电网的开环运行闭环设计的特点,两个看起来无关的检修项由于转供负荷的需要,会造成转供电路径的冲突,或者虽然不造成转供路径的冲突,但会引起重要用户失负荷风险上升等情况。
3.1.2对可以协同的检修项进行重排,减少重复停电
依据阶段性检修计划,对于那些可能造成重复停电的检修项进行扫描,尽可能安排同停检修,避免重复停电,减少重复停电次数。可以协同的检修项还应包括上级检修所造成的本级陪停,通过与上级检修计划协同,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段内检修。
3.1.3检修资源的优化与保障
检修资源是保障检修计划顺利执行的物质与技术基础,是检修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制定检修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检修项的合理性,还要考虑检修资源的约束与工作效率,如果检修计划与检修资源安排失衡,容易对供电可靠性形成威胁。保障检修资源的合理安排是提高检修效率的重要保障。
3.2检修作业资源标准化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检修计划优化的方向是检修资源的合理分布,以及检修资源与检修任务的有机统一,既要保障检修资源的合理运用,又要保障检修任务的按时间完成。对每个检修项进行作业标准化是量化检修资源的必要途径,从时间维度上对关键检修资源进行重叠分析是避免因检修资源冲突而导致计划无法有效执行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3.3提高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
要想提升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水平,就必须要提高配电系统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采用自动化技术和相关设备,形成适合用在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中的智能化检修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下,可在线实时监测配电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自动化分析。不但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检修存在的盲点区域,而且自动化运维检修方式还提高了配电系统检修的质量,改善当前检修现状。具体来说,首先在故障发生率较大的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和智能检修管理系统相连,可对人工巡视盲区进行智能化监测。其次在重点配电线路及设备上安装测温元件和绝缘监测仪器等,并根据获得的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再次,实现配电系统运维检修智能管理系统和配电生产系统、应急检修系统的联系,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并通过可视化系统对电力设备的抢修进行在线监控,可提高抢修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要结合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制度和标准要求完善管理系统的功能,解决因人工检修带来的问题。
3.4加强对重点部分的运维检修
首先对于雷电故障多发区域要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可以通过设置避雷器、避雷线等措施来提升架空线路预防雷击的能力,并做好对近几年配电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线路的分析,然后对日常运维中比较薄弱的设备以及防护能力较差、防火漏洞和线路接头过多的线路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各个转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做好检查,定期对配电室和各开关柜做好除湿、防火防水等工作,采用红外测温仪加强对架空线路和变压器的检查,并记录好相关数据。对重点工程周围的配电线路及其基础设施做好检查和防护,避免因道路工程等盲目开挖引起地下配电线路的损坏。此外,在对各线路和电力设备检修时,要加强对电缆接头、开关柜内断路器触头过热、绝缘差或有缺陷的绝缘件的检修。对已超过使用年限的配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并做好对各开关柜和控制柜中除湿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已经损坏的设备。此外应重点清楚线路周围的障碍物,排除因树枝等障碍物接触线路造成线路短路。在故障检修和排查工作彻底结束后要及时做好对开关柜内杂物的清理,以防出现新的故障问题。
3.5配电网拓扑建模
构建完整的包含分段开关、联络开关在内的主配网拓扑结构是进行拓扑分析的技术基础,也是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的前提,通过联络开关的闭合与开关分析,在满足运行限制与安全约束的前提下,可以优选出符合经济与安全性的负荷转供路径,减少停电损失。
结语
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与质量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电力有效分配、供电稳定性的重要元素是配电网。电力的需求不断加大,供电量不断提升,需要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工作质量有效提高。提高的手段是创新管理模式,需要引入先进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才能保证创新模式与时俱进,促进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邹波,戴攀,王蕾,叶承晋,王冠中.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弹性配电网灾后修复计划[J].浙江电力,2019,38(08):72-76.
[2]操瑞发,王元凯,金迪.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配电网检修思路的构建[J].电工技术,2019(10):77-78.
[3]李辉.如何确保配电网智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J].农村电气化,2019(02):45-49.
[4]曾华,欧阳光,张斌,杨慧敏,龙杭,刘鹏飞.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提高供电可靠性分析[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9,41(01):51-53+48.
[5]梁朔,秦丽文,李春华,李珊,卢辰旭.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31(0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