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断与油管漏失的资料变化对比及处理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 刘利1 史向明2 李玉涛3 满建刚4 王新泽5
[导读] 摘要:在示功图分析中抽油杆断与抽油管漏失较难区分,为了在生产中能够准确的区分开抽油杆断和油管断。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第四油矿技术队  大庆市  163514;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第四油矿技术队  大庆市  163514;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第四油矿技术队  大庆市  163514;
        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第四油矿406队  大庆市  163514;
        5.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第四油矿技术队  大庆市  163514
        摘要:在示功图分析中抽油杆断与抽油管漏失较难区分,为了在生产中能够准确的区分开抽油杆断和油管断。我们经过多年的理论知识与一线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通过机采井的产液量、回油温度、油压、套压、电流、示功图等资料的变化对比、分析,准确、快速的判断机采井的故障。及时正确的采取修井措施。为缩短躺井时间;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提供帮助。
        关键词:抽油杆断;油管漏失;变化;对比
        前言
        抽油杆断与油管断在实际现场生产中经常发生,由于在现场录取资料中具有很多相同的共性,给故障的分析和判断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判断失误处理问题的措施不同,会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利用现场录取的资料分析现场资料的变化,准确的判断出抽油杆与油管漏失的故障,避免判断的失误。
        一、抽油杆断与油管漏产生原因的对比分析
        1、抽油杆断的原因
        1.1产品质量问题。如抽油杆材料不合格,抗拉应力不足使用中抽油杆在负荷的作用下从中间断。抽油杆加工有问题抽油杆表面不光滑有坑包。直径不够等问题,下井前检查不够下入井下,使用中抽油杆拉断。
        1.2在下井过程中,作业员工紧固不到位,丝扣连接处过松。抽油杆在下冲程时出现退扣现象。
        1.3理工作不到位。洗周期、热洗效果不好,油井结蜡严重。抽油杆负荷增加拉断。
        2、油管漏失的原因
        2.1产品质量问题,现在使用的油管是从井下起上来的油管进行简单的修复后从新下井使用。油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2油管下井时紧固不到位,油管接箍处漏失。油管上有裂缝导致油管漏失。
        2.3井身斜、套管变形挤压油管变形,油管与抽油杆发生偏磨导致油管磨漏。
        二、抽油杆断与油管漏失资料的变化
        1、抽油杆断与油管漏产量和回油温度资料的变化
        1.1抽油杆断产量和回油温度的变化
        由于抽油杆断,此时抽油杆的横截面积较小,不能有效的对油管内的液体进行举升,抽油杆在上冲程的时候带上少量的液体。计量间进行录取量油资料时,有少量的产量或没有产量。有伴热降粘的井回油温度升高,井口有倒灌的现象和抽油机盘根盒跑水现象。
        1.2油管漏失产量和回油温度的变化
        油管漏失后,活塞举升的液体部分从油管漏失的部位流进套管中。油管漏失的开口越大漏失量越多。井口的产量下降越多。如果油管断这时计量间进行录取量油资料时井口没有产量。同时,井口也出现倒灌;井口盘根盒跑水;会有温度升高现象。
        2、抽油杆断与油管漏油压、套压资料的变化
        2.1抽油杆断油压、套压变化
        抽油杆断脱后没有井底液流向上举升,这时油压基本等同于回压,比正常值要低。油井不出油后,区块内的液体继续向井底流入,这时井底液面上升,时间较长会上升到井口。套管压力略有所上升或不变。
        2.2油管漏油压、套压变化
        油管漏失后井底液流向上举升的量小,井口油压略有下降,压力数值的大小有油管漏失处漏失量的多少决定。如果油管完全断脱油压大幅下降。套压变化不明显。
        3、抽油杆断与油管漏电流资料的变化
        3.1抽油杆断后抽油机测试电流的变化
        由于抽油杆的断打破了原有的抽油机的平衡状态,抽油杆上行时只有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量驴头悬点负荷远远小于平衡块的配重,这时电动机需要较大的功率来克服平衡块的重力,电动机有明显的超负荷的声音,同时皮带可能打滑,抽油机的元转速度变慢,测试电动机的电流比正常时要高。抽油杆下行时只有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量及液体的浮力作用,驴头悬点负荷远远小于平衡块的配重,平衡块向下产生一个冲击力带动电机运动。抽油机的运转速度加快,测试电动机的电流比正常时要低。抽油杆断点越接近井口,电流变化越明显。严重时可能抽油机不能正常运转,甚至导致抽油机的电动机或电器元件烧坏。
        3.2油管漏失抽油机测试电流的变化
        抽油机上下电流的变化由油管漏失点口子决定,油管漏失点口子越大,抽油机电流变化越大。
        4、抽油杆断与油管漏示功图、液面资料变化
        4.1抽油杆断井测试示功图变化
        (见图一)图形为黄瓜条状,图中增载线、卸载线非常短,上下负荷线间隙很小,抽油杆断位置越接近井口,所测示功图越接近基线。由于机采井不出油,动液面会沿油套环形空间上升,如果机采井供液能力充足,很快动液面就会上到井口。
        4.2油管漏井测试示功图变化
        (见图二)图形为四边形,油管漏失点口子决定增载线、卸载线长短,上下负荷线间隙大小。油管漏失点口子越大,上下负荷线间隙越小,所测示功图越接近基线。反之,油管漏失点口子越小,上下负荷线间隙越大,所测示功图越接近理论示功图位置。由于机采井产量下降,动液面会沿油套环形空间上升,如果机采井供液能力充足,油管漏失严重很快动液面也会上到井口。
 
        图一 抽油杆断
 
        图二 油管漏失
        5、抽油杆断与油管漏示憋压资料的变化
        5.1抽油杆现场憋压,
        关闭机采井的回油闸门,压力表指针随抽油机上下冲程轻微摆动,压力表指针显示数值低于正常生产时的压力,多个冲程后压力表指针不起。打开回油闸门没有油流出的声音。
        5.2油管漏失现场憋压
        关闭机采井的回油闸门,压力表指针随抽油机运转缓慢上升,油管漏失的月严重,压力表指针上升越缓慢,多个冲程后停下抽油机,压力表指针下降,压力稳不住。打开回油闸门有油流出的声音。
        三、抽油杆断与油管漏失的处理措施
        3.1抽油杆断井的处理,根据所测示功图载荷准确的判断出抽油杆断的位置,如果载荷值较大,必须进行对泵验证,避免由于抽油泵对接器脱造成的无效作业。载荷接近基线,通过估算断杆位置接近井口可由采油队大班进行打捞。作业时加强作业的监督管理,保证施工作业的质量。
        3.2油管漏失的处理,先进性热洗处理,避免由于抽油泵的漏失干扰判断。洗井后抽油机恢复正常,应该是抽油泵结蜡、砂等原因干扰。如果无效由作业进行处理,同时也要加强作业的监督管理。
        四、现场应用
        抽油机井A2018年7月8日录取量油资料由原来的34T下降到1T,井口取样全部是水。回油温度升高,井口油压由原来的0.35MPA下降到0.23MPA,套压变化不大,测试电流上电流由原来的30A下降为25A,下电流增大由原来的28A升高到32A。进行功图测试图形如图3.通过资料与上述资料变化对比分析,进行憋压验证压力表指针轻微摆动。初步判断为抽油杆断。2018年7月13日作业,上起抽油杆发现第22根抽油杆断。
 
        图3
        五、结束语
        该对比分析方法在我矿近两年的生产实践中应用,准确的区分出抽油杆断与油管漏失,为机采井作业提供准确的一手资料。
        同时针对抽油杆断与油管漏失的原因加强管理也减少了抽油杆断及油管漏失的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机采井躺井率。
        参考文献
        [1]采油测试工,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0.
        [2]采油工,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