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8期   作者:龙海峰
[导读] 随着经济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摘要:随着经济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高温高压油气井开采时,由于技术难度高、作业危险性高,必须对油气井射孔作业进行风险管理,基于此,本文对射孔施工作业的基本概念、射孔施工方式对比以及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中风险管理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风险管理

1 射孔施工作业的基本概念
        射孔施工作业是油气井开采的关键步骤之一,一般是在,钻井完成水泥环封堵之后进行,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地下油气层与采油井筒进行贯通连接。具体操作就是在井下相应位置,点燃高性能炸药产生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射流,将水泥环和油气井套管击穿,并贯通到地下油气层中。
2 射孔施工方式对比
        虽然在射孔施工作业的前期,相关人员会对油气井射孔作业可能存在的隐患与风险进行全面细致的识别与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规避,但是由于石油开采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区域性环境内地形地貌进行改变的一种特殊作业,在操作过程中其未知或者不可控因素仍然较多,所以射孔施工作业中,施工安全问题仍然突出。目前在行业内使用的油气井射孔方式根据传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电缆传输射孔和油管传输射孔两种。
3 作业风险识别
        依据风险管理理念对风险因子的定义,需要将作业风险不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可测性、发展性等进行科学评估,进而对油气井射孔作业的各类风险和安全隐患进行识别与分类。在作业风险识别之后,则需要依据风险的损失概率、危害程度、风险估测等信息,确定出不同作业风险产生的危害程度。在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的管理工作基础上,可以依据风险概率与风险危害,进而编制设计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同时依照射孔作业标准流程的模式,编制相关的作业风险识别估算报告。在油气井开采之前,作业设计书和油气井计划书中需要确定,同时在作业前对安全技术交底,依据作业风险识别与防护计划书,对射孔作业的相关防护工作和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严格管理控制,确保油气井开发工作严格执行相关安全作业标准和预防措施。为了及时的优化改进安全作业计划,需要在每次开采作业后,对相关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分析讨论,并对风险管理工作效果进行评估。例如,在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时,射孔枪内的炸药风险管理方法具体为:炸药在地面进行安装处理,此时存在炸药爆炸的安全隐患,因为地面的电流、温度、磁场都会诱发射孔枪出现爆炸。基于上述的射孔枪发生爆炸事件进行风险管理,在温度风险识别控制时,地面的温度不能超过60℃,依照炸药制作的技术标准,则不会诱发地面爆炸事故。由此可见温度因子是可控的,工作人员只需要严格执行温度风险管理技术要求,则不会由于温度过高产生地面爆炸事故。当射孔枪逐渐伸入油气井,此时的温度风险管理方式则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因为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此时油气井内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当油气井内的温度上升为160摄氏度时,则属于高度危险等级,则需要使用其他材料的射孔枪,如耐温性能更好的火药,以避免油气井出现爆炸事故。
4 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中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
4.1 作业风险识别
        依据风险管理理念对风险因子的定义,需要将作业风险不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可测性、发展性等进行科学评估,进而对油气井射孔作业的各类风险和安全隐患进行识别与分类。在作业风险识别之后,则需要依据风险的损失概率、危害程度、风险估测等信息,确定出不同作业风险产生的危害程度。在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的管理工作基础上,可以依据风险概率与风险危害,进而编制设计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同时依照射孔作业标准流程的模式,编制相关的作业风险识别估算报告。

在油气井开采之前,作业设计书和油气井计划书中需要确定,同时在作业前对安全技术交底,依据作业风险识别与防护计划书,对射孔作业的相关防护工作和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严格管理控制,确保油气井开发工作严格执行相关安全作业标准和预防措施。为了及时的优化改进安全作业计划,需要在每次开采作业后,对相关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分析讨论,并对风险管理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4.2 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时,若是一些风险和危害不能排除与降低,在作业管理时则可以对其危害因子进行隔离管理,确保风险发生时,总体事故危害可以控制在预测范围内。川东北地区的作业工作人员,依据地区油气井开采的风险因素制定了科学严谨的作业安全防护工作手册。在风险管理工作理念下,相关技术人员对作业设备和仪器进行了改革升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例如,通过分析可知作业现场游离的电压会诱发射孔枪产生爆炸事故,因此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游离电压进行科学管理。为此该地区作业的技术总监引进了电缆射孔游离电压监测设备,并将其安装与测井车内部,在每一次油气井射孔作业时,都需要利用监测设备测出作业现场的游离电压,确保游离电压在250mV以内,才可以进行电缆射孔作业。假若作业现场处于高强度磁场的条件下,如雷达站、通讯塔、高压电缆等附件开展油气井开采工作,此时开展射孔作业则风险系数非常大,因此科研人员则发现了电缆安全防爆设备。该设备是连接探测仪器的一种安全设备,在地面与油气井检测时,发现带电线路与外壳连接,此时则需要对雷管线路进行断开,绝对不允许雷管上出现电流与电压,以避免高压高温油气井开发爆炸事故的出现。随着射孔枪逐渐伸入油气井,此时在静液压力下,带电线路与外壳需要断开,并重新连接射孔枪的雷管线路,确保发火线圈的电流稳定,以保证在足够的深度可以准确无误的进行开枪打火,以实现预期的爆炸效应。在对射孔枪的应用风险管理时,需要技术工作人员根据射孔枪的尺寸、直径、大小,分析评估射孔枪出现爆炸的概率风险与具体产生的实际危害。以根据油气井的深度压力不同,为不同深度装置相关的安全防爆设备,确保在不同深度的井下都可以保障射孔枪的应用安全与可靠。
4.3 风险管理效果评估
        在油气井射孔作业开展了风险管理之后,需要定期对风险管理的工作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可以分析相应风险管理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或者是风险管理技术方案当中存在一定缺陷因子,仍旧会引发油气井射孔作业的灾害事故发生。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则需要基于风险管理的理论对风险管理的工作效果进行科学全面评估,基于评估报告则可以开展下一阶段的施工作业风险管理技术。如通过评估后发现射孔作业的技术保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实际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作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出现了下滑,若是技术人员没有执行相关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同样会引发油气井开采事故的发生。为此则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集中的培养与风险管理工作意识强化,确保风险管理工作制度与理念,可以落实到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工作当中,提高射孔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个射孔作业施工期间最主要的是必须保障射孔作业的安全性,在油气井射孔作业时,由于风险因素太高,为了保证油气资源开发的安全性与持久性,需要应用风险管理理念,提高油气资源开采的工作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军荣.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探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5):256-257.
[2]张帅.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探究[J].化工管理,2020(03):66-67.
[3]黄仁果.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中风险管理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4):32-33.
[4]宋义涵,宋延拓.风险管理在高温高压油气井射孔作业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S2):18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