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丽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前库勒小学校 161300
摘要 学困生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让这部分学生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有所成,对学校、家庭、社会,特别是学生本人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唯有在 方法上、感情上、教育上多给予学困生帮助,才能使学困生重拾信心,取得进步。
关键词 学困生 原因 对策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遇到的教育问题很多, 特别是“学困生”, 尽管他们数量不多, 但势必影响着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还将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就业和工作; 甚至影响他们将来的人生幸福。 下面结合我的学困生转化工作谈谈个人的体会 :
一、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学习方法不当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虽然没有以上三种原因,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而学习成绩一直提高不上来的那部分学生。
2、定位迷失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可以归为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的因素。受市场经济转型期的负面影响, 一部分人将当今社会没有读过书也能过好日子, 读了书不一定能过好日子的现象夸大化, 认为读书无用, 以致部分学生在家长的错误引导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成长缺失型学困生。这类学困生较为普遍,即家庭结构和成员的关系导致的。最为典型的就是隔代教育——“留守儿童”。 这部分学生本来都是很不错的学生,后来由于父母工作或生活的需要而不得不离开小孩, 由其爷爷奶奶隔代进行教育,从而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
以上三类学困生,是经过教师努力可以转化的。
二 、促进“学困生”有效发展的对策。
1、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
①正确的记忆方法。 语文教学离不开抄写、 默读、背诵,学困生遇到这些读、背、写就头痛,在“读读写写”、“日积月累”和“要求背诵的课文”中,让他们分开背,一天背一部分词语、一个自然段,且背前先读熟,理解、再记忆,然后练习背诵。默写时遇到容易写错的字,先分析一下字得结构、偏旁部首,再利用自己熟悉的识记方法记住字形,从而提高记忆的质量,有效地记住。
②及时巩固知识。 很多学困生的差距是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造成的, 所以每学完一篇课文, 我都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些知识要默写, 那些要理解, 让与学困生结对子的优生多读给他听, 当优生会背诵时, 差生也基本会读了, 再多读几遍,也会背诵了。让差生背诵时,优生听写,再让差生打开书本对照,到默写时差生多多少少地也能默写一些了。
③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很多学困生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坏习惯书写马虎,做事不周, 造成得记忆模糊。 根据这一心理现象, 我严格要求学生在书写每一课会识记的生字之前, 首先读准音, 分析字形理清字义, 按笔顺一笔一笔书写在田字格里,并注上拼音。在心里默念字音。
第二天早上再认读数遍后, 就进行听写。优秀生都写出, 学困生一般也能写出来, 只有个别笔画繁多的字写不对。 我觉得这样做虽然花时间多, 但听写的效果很好, 心情很舒畅。我这是运用心理学的“再现”。
2、点燃理想之灯,唤起自信之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学困生”中开展评奖活动, 使他们在点滴进步中, 通过“奖励”这一导火线, 帮助他们点燃“渴望进步、 渴望成功”的强烈学习欲望。 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这是人的天性。不用说学生,就是普通的教师,听到领导的表扬、鼓励,也会激发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学生来说,物质的鼓励是其次的,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给予的精神鼓励。 教师的一句鼓励性的话, 可以给予其一节课、 一学期乃至一生的影响,甚至改变其人生的轨迹。在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鼓励之词, 予学困生精神上的巨大支持。 哪怕他失误再多, 也有其亮点或创新的地方, 都要予以鼓励。 表扬、鼓励学困生, 还能使之亲近老师;亲近老师,就能“信其道”,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转化学业成绩,提升语文学习的信心。
3、适当降低学困生学习要求。
针对学困生制定的目标要合理、科学,切忌盲目、过高。要因人而异,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个别对待, 逐步提高的办法。 在考试难度大体平衡的情况下,可以按 3 分或 5 分一个档次, 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次提高。 制定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依据: 其一,这个目标易达到, 只要经过学生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 其二,有助于学困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进而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果学困生的成绩一直徘徊不前,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失去前进的动力。不切实际要求,只会导致学困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 因此我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提问、布置作业,学习目标等适当降低要求,减轻他们学习负担。如,黑板作业,学困生可以不抄写题目,只写答案,当然,有些学困生的答案不是很完整,此时师可以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他们身上, 具体指导他们完成作业, 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上新课前标好自然段,会圈画生字词,读准字音;看具体情况进一步要求,提的问题,学困生只要举手就优先给予回答机会,并引导他们把问题回答完整,让他们觉得自己会回答问题了,真了不起,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4、给学困生父母般的爱。
采取情感倾斜,走进弱势心灵。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学生。 要想把学困生教育好, 我认为爱是很重要, 教师应该把真爱献给学困生。 比如学困生有时作业本没了, 此时身上又没有钱购买, 老师就主动买给他,让他感觉到师爱如母爱般温暖,让他们愿意接近你,拉近师生距离,自然喜欢你上的科目,听课也认真,所学到的知识自然就多一点。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学困生在学校病倒了, 我打电话给家长, 可是没人在家, 于是我赶紧把他送往医院, 事后他非常感激我, 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上课专心听讲, 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主动向老师请教不懂得问题。一学期结束,他进步很快,考试也及格了。
总之,学困生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避免的问题。尽管他们人数不是很多, 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让这部分学生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有所成,对学校、家庭、社会,特别是学生本人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唯有在 方法上、感情上、教育上多给予学困生帮助,才能使学困生重拾信心,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