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王冰心
[导读] 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是学生英语课程中重要的起步阶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的结果。在素质教育改革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策略与内容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英语技能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的德育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完成基础文化内容的教学工作,同时要体现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基于

王冰心   喀什市东城第七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是学生英语课程中重要的起步阶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的结果。在素质教育改革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策略与内容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英语技能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的德育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完成基础文化内容的教学工作,同时要体现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基于这一教学改革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习和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以此为教学指导,多元化课程教学策略,提升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深化德育渗透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75-01

        一、 引言
        在初中英語课程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之外,同时要应当立足学生成长发展实际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意识以及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英语课程作为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实施实践过程中应当顺应教育发展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学生对英语课程文化的理解,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本文立足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实践,首先简要分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德育教育的价值并结合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渗透的策略,旨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德育价值分析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针对现实性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以英语课程知识内容为基础,整合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是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性表现。
        三、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语言能力培养
        英语课程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以及考试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在学生考试过程中大多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以考试内容为导向安排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语言交际能力的锻炼。
        (二)注重教师教学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课堂主导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地位,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着教师讲解的内容,教师则是照本宣科地按照课本知识点内容进行讲授教学,过度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构建与内化吸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模式化教学,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程式化教学情况严重,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的教学策略,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较低,课堂学习氛围枯燥,学生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质量与效率相对较差。
        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渗透
        (一)精心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培养核心素养兼顾德育渗透
        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借助真实的生活背景为交际素材,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加强英语教材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深入学习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通过现有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注重开展情景化教学活动,强化核心素养形成
        语言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因此,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设计具体的对话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在真实的语境中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可以活化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法、词汇以及句型的熟练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借助课堂学习体验,丰富语言文化意识。
        (三)增加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
        在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借助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促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并熟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个人文化修养,深层次提升综合素质。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师不断地渗透文化底蕴,在学习实践中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在中西方文化中见面的问候、称赞以及致谢等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际交往过程中非常忌讳直接打听别人的收入、年龄以及宗教信仰等等,因为这些都是与提问者不相關的问题,在他们的文化中直接提问这些问题是非常不礼貌的,因此,在交际过程中通常会用讨论天气的形式打开对话的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和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五、 总结
        初中英语文化课程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充满了人文性特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教学改革和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将英语课程教学和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途径,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寓德育教育进课堂过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深入落实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焦虹.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J].华夏教师,2018(30):68-69.
[2]兰敏.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中学生英语,2018(40):95.
[3]吕友生.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26):13-14.
[4]高蓓莉.课堂孕育德育,德育绽放课堂:让初中英语课堂绽放德育的花朵[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145-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