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岩土勘察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人们在努力改善物质生活的同事,也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在这一大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通过健全完善行业的工作流程,创新发展新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领头行业之一的建筑行业也并不例外,建筑行业工作特点主要是施工条件较为艰苦、流动性强、分散性强。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岩土勘察工作,根据施工工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操作可实行的地基处理技术,最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对此,文章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进程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者为了强化施工效果,优化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就需要把工作目光转移到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的岩土勘察以及地基处理方面,从而借助多元化的施工技术以及勘测手段,优化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果的提升做出巨大的贡献,为群众的后期使用提供更为重要的前提保障。所以说,施工管理者就需要重视岩土勘察工作,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高效运用,基于此,就可以依照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以及周边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逐步优化地基土壤层结构,增强其硬度和承受能力,为后期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1岩土勘察与地基施工的关联
(1)通过岩土勘察信息保证地基的稳定。施工场地的岩土具有其独特性,并不是所有地基条件都适合直接开工建设。所以必须全面科学地收集场地内所有岩土信息,并通过勘察获取原始数据,结合等效分层总和方法,验算评估地基的稳定性,设计出不同的地基稳定性施工方案。(2)结合地基施工均匀性要求指导岩土勘察工作。通常,建筑工程的地基应保持上层平面的一致性和平整性,并使每一处地基的高度、受力、结构等维持一定的均匀性,以此规避地形起伏或者部分沉降问题,在这种要求下,岩土勘察将会更有目的性,从而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地基的均匀性反馈可靠数据。
2城市建筑工程中勘察地质与处理地基存在的问题
2.1尚未重视勘察工作,监管工作不到位
勘察岩土工作是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目前在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多单位为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支出,而忽视了建筑工程范围内的岩土类型,不重视岩土勘察工作质量,导致建筑施工中出现很多岩土问题,降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不重视岩土勘察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从而造成在建筑工程中出现勘察工作无法有序开展的问题,难以明确勘察工作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延缓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由于建筑工程中不重视岩土勘察工作,在勘察过程中可能还出现各种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越级承接任务等现象也屡禁不止,影响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2.2检查监管力度欠缺
对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来说,在其岩土勘察的承接业务中都出现了越级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相关的监察监督机构对其缺乏足够的监管力度,使得整个建筑行业忽视了合作竞争的市场机制,并且在后期阶段处理地基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的浪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因此,作为整个建筑行业的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其严谨性。
2.3岩土勘察存在操作难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迥异,给勘察工作带来诸多的新课题。首先,在地质形态方面,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他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在界面划分上,主要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在岩土参数方面,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其岩土设计参数难于确定。
3岩土勘察施工技术完善措施
针对前文所述的岩土勘察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可从下列几个角度着手,对技术进行优化与完善。
首先,应该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强化专职于岩土勘察员工的思想意识,使其将勘察工作列入重要工作之列;为提升勘察队伍的整体质量,则要从源头上把控员工专业程度,在人才选拔环节把好关,避免没有扎实理论基础、过硬技术实力的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在此后的长期工作中,要采取科学的员工培训方案,帮助员工及时接触行业前沿资讯和先进技术,提升其技术能力。企业还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员工激励与考核机制,以此帮助管理层全面了解员工工作情况,使员工工作成效与其薪资待遇挂钩,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企业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等渠道,增强其技术实力。例如,岩土勘察单位要加强对监测、波速测试、静荷载实验等相关技术的运用,并在长期的勘测作业中对技术进行持续的创新与完善;落实好有关数据资料的采集、整合与分析等工作任务,为后续的一系列工程建设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同时,企业可以加强对电磁波、弹性波等理论的学习与引入,夯实岩土勘察工作的理论基础,确保勘察工作的开展质量。
4地基处理技术
4.1基层换填技术
基层换填技术主要是指在处理软基的时候采用垫层填换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用在浅层软弱土和不均匀的土层中,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于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的方式,另一种是将机器作为辅助动力的方式。其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机器人或者是人工的力量,把浅层的泥土抽出来,然后再填上碎石等坚固的物质,从而达到垫层换填的目的。因此,在换填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如果填埋深度在超过1m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达到其预定的功能,还需要加上一层土工合成材料,从而增大压力的扩散角,加强其压缩层范围内地基的整体刚度,从而在一定限度上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4.2换填垫层技术
这种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借助各种建筑材料对地基实行填充,其中涵盖了砂石、煤灰等,以此来替换地基中原有的软土和细沙,逐步强化地基的承载能力。但是在这一地基处理技术的使用中,施工人员需要选择当地的材料,这种做法不光能够减少建筑材料运输的成本,还能够增强地基土壤层的适应性,优化地基土壤层结构。这种地基处理技术的使用具有成本小,施工时间较短以及容易操作等优势,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
4.3灵活运用振冲碎石桩法
使用施工振冲设备可以形成水平方向的应力,与此同时还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冲刷作业面,一直工作到地基中出现符合标准的孔洞即可,当孔洞形成之后,再按照规定添加材料,缓慢的撤出洞中的振冲设备,同时要保证孔洞中碎石的密实度符合要求。在碎石桩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依赖周围的岩土的挤压作用,在振动的影响下形成咬合力,从而实现桩体挤压密实。可以把碎石桩当成地基的一部分,充分发挥碎石桩的支撑效果。
4.4桩基础法
桩基础主要是通过将荷载传到地下深处坚硬的土层,以达到变形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承载力。这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沉降速度比较慢、承载力较高、沉降量较小,因此它主要适用于动荷载和水平荷载。其优点是在承受比较大的压力的情况下,其变形情况也比较小,并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来承受不同方向的荷载,因此近几年来对此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技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性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说,施工管理者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固以及安全,就需要在施工之前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岩土勘察,从而绘制完整的施工现场岩土结构,并且做好详细的勘查报告,给予具体的施工工具科学的指导,推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而且在地基处理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也需要依照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条件,合理的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借助优质的建筑材料,优化建筑工程地基土壤结构,逐步增强地基的强度和承受能力,为建筑工程施工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付卫.阐述城市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6):161-162.
[2]冯洋,张海军,赵琳如,等.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2):16-17.
[3]鲍大伟.城市建筑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7):190-191.
[4]王志云,罗皓.BIM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三维虚拟现实可视化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