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现场管理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1期   作者:周利全
[导读] 安全问题长期以来都是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工作。
        摘要:安全问题长期以来都是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工作。为了促进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国家持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城市交通、铁路、公路的建设中,为跨越深谷、江河等都需要各种桥梁和隧道等结构构造物。造成了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施工难度大、施工复杂、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隧道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轻则会对国家和人民的经济造成损失,重则出现人员伤亡。所以,做好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保障施工过程安全,从而达到提升施工质量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隧道;安全风险;现场管理
        引言
        在城市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隧道建设项目。隧道属于地下建设工程,受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科学地评估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升施工单位的管控能力。
        1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内容
        为了促进基础建设和谐发展,提高国家交通建设水平,我国正在加大基础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而隧道工程正是基础建设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部分之一。隧道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对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隧道工程的建设往往会涉及隧道项目的建设,建设施工中如果缺乏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措施和风险安全管理系统不科学,会降低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针对隧道项目进行管理,施工单位首先应该明确安全管理目标,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只有这样安全管理人员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工作的重点,促进隧道施工管理工作不断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其次明确隧道施工管理内容,提前对隧道结构进行测量,以了解和掌握隧道土质条件以及周边的环境,利用地质雷达技术勘测隧道周边岩层的类型和性质,为后续的施工打好基础。施工单位必须清楚,保障才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只有做好具体的保障工作,才能提高施工安全,避免隧道涌水、突气、突泥等问题的发生。
        2隧道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2.1建立风险管理系统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针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风险管理时,企业和相关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将工程的安全发展作为首要原则。企业同时也要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工程生产安全责任明确到人,强化技术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对施工企业来说,其施工管理也需要按照工程设计以及相关文件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制度。在施工中,监理单位的审查防范管理制度有着重要作用,监理工作要将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作为重点,并且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2.2加强施工现场监控和信息反馈
        隧道施工作业经常需要在比较深的地下进行,空气的流通比较困难,施工环境相对封闭,中毒,瓦斯爆炸,坍塌事故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事故类型。中毒、瓦斯爆炸是因施工过程中设备排放的气体、地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很难排放出来,这些有害气体会导致施工人员呼吸困难,甚至危害其生命,有的会形成爆炸混合气体产生爆炸。坍塌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围岩较差、违章作业、未开展监控作业或信息反馈不及时造成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施工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围岩变形,围岩性质等进行监测和处理,加快监测数据处理后的结论和处理建议的反馈,施工单位需严格根据监控结论开展下一步工作,杜绝无监控量测数据及结论而盲目施工。
        2.3加强风险评估工作
        进一步强化隧道施工中的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合理、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根据施工需求贯彻落实各项措施。对于一些地质较为特殊的施工地段或者不良地质,在正式开工之前必须要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工作,并参照评估结论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完善。

同时,还必须要在施工过程之中及时调整安全风险防控措施以及各项技术要求,选取恰当、合理的施工工艺,并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完善、合理的风险防范与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以便产生意外事故,对整个隧道工程的施工造成重大不良影响。隧道风险评估主要运用定性、半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式,根据目前已有统计数据以及行业要求,采取工程类比的模式进行比对。通常情况下,评估方式主要运用专家调查的模式,参照目前已经掌握的勘测技术、设计设计分析结果等对风险产生的概率进行评估,并确定后果严重程度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4各种特殊风险的处理办法
        2.4.1岩爆安全风险
        岩爆是指开挖过程中,岩壁的作用力不断发生改变,存储在岩石内部的弹性能力释放出来,继而出现岩石块掉落、崩射和爆裂松动的情况。针对岩爆的安全风险,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若设计方案中已经提及施工范围内有质地坚硬的岩石层,就需要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发生岩爆的位置通常在顶部或拱腰位置,施工人员可以采用钻孔技术释放岩层的压力,也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向容易发生岩爆的位置喷射混凝土,减少岩石层的暴露时间,还可以进行洒水处理,帮助岩石层释放能量。
        2.4.2塌方和崩塌安全风险
        在隧道掘进中最容易出现塌方问题,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因素,如地质环境变质、受力不均匀等;二是人为因素,如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不合理等。为了降低这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前加固围岩,优化围岩的性能,也可以采用旋喷拱的施工技术,防止围岩出现较大的形变,还可以适当应用防水技术,降低隧道挖掘中出现严重积水问题的概率,防止积水渗入周围岩石层致使其结构松动。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眼镜法、中壁法等技术,增加钢筋网的铺设密度和钢架密度,强化混凝土的支护能力。同时在掘进过程中定时对围岩进行检测,若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及时采取衬砌钢筋混凝土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
        2.5加强施工安全的培训
        由于隧道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风险,因此施工安全意识非常重要。技术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建立属于自身的安全文化,施工单位要对技术人员进行生产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要做好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合理的安全保障体系,配备专门的安全设备和器材,定期进行安全应急演练。此外,还要加强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资格准入审核工作,保证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加强技术操作的规范性,降低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对施工的影响。
        结语
        随着国家建设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质量会直接影响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积极引进预警措施,消除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虽然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但是如果做好勘查,消除隐患发生的诱因并加强管理,可以规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提高隧道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交通行业和谐发展。
        姓名:周利全,男,1979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苌倩.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12:14-15.
        [2]杨程钟.浅议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价值工程,2019,13:38-41.
        [3]桂志敬,陈磊.台湾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措施[J].中国公路,2014,01:108-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