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产及生活活动中对水利和电力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促进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管理效果低下,无法充分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效率,影响工程整体效益的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继而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项目管理 问题
项目管理工作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就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情况来说,各种管理问题的出现导致实际管理效果不容乐观,很难达成预定建设目标。如何充分抓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完善,值得我们深思。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各方联系不畅
水利水电工程投资规模通常较大,而且施工工序复杂,在项目推进过程会涉及到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此外,施工工地大都较为分散,各场地间距离较远,经常会出现各方沟通联系方面的问题,给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1.2工艺设备管理不力
水利水电工程产品复杂程度较高,所使用的工艺技术方法较多,在面对不同施工环境时具有较大差异,这也导致项目管理工作较为繁琐。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有大量机械设备围绕建筑开展施工作业活动,出现交叉作业情况,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干扰,降低项目管理的实效性。
1.3规章制度不健全
在部分水利水电工程中,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活动趋于形式的问题。工程经过多次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用,导致工程实体建设资金流失,部分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的简单追求,偷工减料。为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施工过程不规范情况频发,最终却导致隐性成本徒增。质量控制体系较为落后,对工程质量把关不够严格。
1.4监督管理不良
工程监理威慑力不足,监督力度不够,在发现问题之后整改效率低下。部分地区监督机构并未建立起独立的责任制度,工程质量管理职责不够明确,质量监管人员配备不足,在项目监管实践中欠缺一套统一的工作程序。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之前,要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工程建设计划编制,找出关键线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对总建设计划进行分解,细化成季度、月度以及周度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关键线路开展重点管理与控制,对于关键线路中出现质量问题,亦或是进度滞后的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2.1安全管理措施
各相关规章制度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健全制度建设。虽然安全管理具有不确定性,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利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实现对人行为的约束,让项目管理工作在具体执行过程有据可依。
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不但要充分贴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还要符合本单位、本项目实际情况,内容全面且具有针对性。此外,安全制度要通俗易懂,让一线施工人员能看得懂、记得住,充分贴合施工人员生活及生产实际[1]。在日常管理中,要通过一些典型安全生产事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广大工程参与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使被动管理变成主动接受管理,营造良好管理氛围。
2.2进度管理措施
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合同针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控制,结合工程特征与进度需求,编制出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实施性的进度计划,并在管理工作实践中针对进度计划加以跟踪和调整,促进进度目标的达成。加快施工进度属于缩减施工成本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能够降低项目管理费用和机械使用及维护作用。但要注意不能以抛弃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为代价,合理调节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2.3质量管理措施
所谓施工质量管理,是指为充分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目标设定、结果监测、评价以及纠偏等。实际上,就是在充分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对施工方案、资源配置计划进行具体实施、检查以及监督,结合工程质量目标采取相应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措施,以有效达成预期质量目标。而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方法因素等[2]。
在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中,人员因素对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一切施工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以人这一因素作为根本出发点。就工程实践角度来说,对施工质量形成影响的人员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施工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与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则是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及意识。在管理工作实践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工程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人这一主导因素的作用,确保施工质量可以真正达到预期目标。施工过程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同样对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是施工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因此要选择作业能力、型号符合工程建设条件的设备,并委派专人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保证所有机械设备都可以长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施工材料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成本投入最高的因素,材料质量也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因此要强化对原材料的管理。对每种原材料,在入场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并委派专人进行原材料存储与发放管理,避免由于暴晒、雨水等因素导致材料质量的下降[3]。实践证明,水利水电工程中所使用工艺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要积极引进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制定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施工方案,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同时合理消除质量缺陷。对工程质量形成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作业环境因素等。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良好的联系,避免在大风及雨雪等天气开展室外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关注施工安全、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合理调控各种影响工程建设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优化管理创造更大的工程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丙多.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7):107-108,111.
[2]彭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4):252.
[3]古国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不足点及改进措施[J].魅力中国,2020,(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