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相较于传统电力生产工程,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质,消耗资源相对较少,运营过程中污染问题较少,能够更好地契合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随着各类技术装备的发展,多种技术手段开始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作为其中之一,应用也日渐广泛,在滑模技术应用过程中只有充分掌握关键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滑模技术;水利水电;实践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脚步不断前进,促使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向着先进的方向发展,这时就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而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其施工工艺及技术的有效性对于施工质量而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为了可以更好的应用滑模技术,就需要针对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践展开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确保滑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
1滑模施工技术相关概述
1.1滑模施工技术概念
滑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模板进行缓慢的滑动来使得建筑结构成型。技术所使用的模板绝大多数为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的,由专业的设备牵引模板进行滑动。滑模施工技术所用工期较短,且不需要较大的现场面积进行停放设备与材料,施工质量较好且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是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最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
1.2滑模施工技术主要特点
第一,滑模施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为一个整体,不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性造成破坏。滑模施工技术在进行工作时,可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施工顺序进行有效的调整,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一项工作无法进行而耽误后续其他工作的情况出现,大大地缩减了施工工作所需要的工期,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二,滑模施工技术可以将其他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这使得原有的的间断性的水利水利安工程变得连续,大大地提升了建筑工程整体的连续性。
第三,滑模施工技术想要取得较好的效果,施工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技术要求都需要做好,其过程较为复杂,施工难度也较大。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步骤之间的衔接要求较为紧密,稍有操作失误的地方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2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践
2.1安装、调试
滑模技术施工环节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内容很多,若是不提前将准备工作做好,就会出现各种基础失误问题,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因而,在实际工程施工前,应该对工程进行系统全面分析,对当地的地形地质进行全面考虑,并做系统规划,以免出现意外事故问题。基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其建设地址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有其要求,因而,在工程建设之前,应安排专人进行实地考察,选择最佳的地址,以免出现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对当地地质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并对土壤做样本检测,弄清该地建设所要的技术,再根据技术对成本进行核算。将位置确定好后,在挖掘时,要妥善处理好地址上的一些物体,如建筑物,花草树木等,以免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使环境受到破坏。将工程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要将技术交底工作做好,便于技术人员对工程开展的情况有一个了解,对技术手段的选用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滑模施工做好提前规划。
2.2缩小现场施工偏差
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滑模现场施工存在的偏差,能够大大提升现场施工操作和管理工作水平。
从模具安装之初,就做好钢筋预埋,确保其漏出地面的高度不低于施工要求,在现场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清理、凿毛等处理,提升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的同时保护好模板。同时,还可在地面设置10~20cm的木质垫板,在预定位置借助吊葫芦放置单元,使用螺栓固定缩小偏差。检测滑模时可使用钢制垫板将千斤顶填高,使得支撑轴因受压出现一定位移,将平台和模板进行良好融合,并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滑升,减少现场施工误差的同时,提升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
2.3控制模板滑升速度
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安装大量钢筋,为减少交叉作业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种间的协调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选择合理的模板滑升速度。在混凝土厚度为600~700mm时,及时检查凝结情况,确保滑模装置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在初浇结束3~4h后可以进行试滑,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将千斤顶提升50~60mm,以便更好地判定混凝土脱模及时间的合理性。滑升过程中要确保模板提升速度稍慢于混凝土浇筑速度,在浇筑位置距模板上口50~100mm时即可正常开展模板提升工作。在滑模末端提升期间,要注意降低滑升速度,保证最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均匀、精准。
2.4滑模混凝土浇筑
一是控制好施工材料。混凝土施工材料包含水泥、砂石等等。无论是哪种施工材料在实际施工前都要严格检测。经检测合格后,采用有效措施来保存材料,以免水泥受潮,使其性能发生变化。二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滑模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其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性能。若配合比不科学,就会影响滑模施工质量,进而给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埋下安全隐患。所以,施工人员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要认真、细心,严格控制好水泥量、用水量等。三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坍塌度。为了达到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要求,在混凝土施工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含量,并对其做包围处理,混合时要控制好各操作要点,以免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出现大面积坍塌。四是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检查。混凝土具备保水性、流动性等特征,因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着滑模施工质量。为了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施工人员就应该对混凝土配合比等各项内容加以严格控制。
2.5混凝土摊铺
在进行滑模技术混凝土摊铺工作时,应将模板位置与支撑状况等诸多因素进行严格检查,当检查工作结束后进行倒卸混凝土时,应根据专业人士指导而进行,确保将混凝土倒卸到规定的位置上。如果在滑模技术摊铺时出现任何故障,需要立即暂停施工要立即暂停施工1h以上,例如:在拌和物无法展开振实工作时,需要在完成混凝土结构摊铺后在混凝土结构上安置施工缝,并把无法展开振实工作的拌和物丢弃。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合料的过程中,需要将提浆以滑模施工技术来进行刮平,在滑模技术道地面中的振捣器上应该安装两根振捣棒,从而在地面上形成横向的振捣组,在沿着横断面的位置上展开连续的振实工作。在进行振实工作时需要注重地面的板底位置,在内部与边角的位置上绝对不可以出现欠振或者是漏振的问题,振实的时间约在振实的时间约在30s之上,而且在振实时相关人员应在旁进行补料,并对振实的模板、传力杆、拉杆与效果等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当出现变形、漏浆、位移与松动等状况时,应立即将其改正。
结语
滑模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率,保证了工程整体质量,随着人们对于滑模技术的关注程度提升,必须充分掌握其在运用过程中的重点,确保能够真正发挥出滑模技术的优势,保证与其他工程细节进行顺利衔接,为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成福,黄未来.浅谈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研究[J].智能城市,2019,5(9):113-114.
[2]华超,陶云峰.浅析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有效运用[J].四川水利,2019,40(2):23-24.
[3]贺小平.论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