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营销过程主要依托于为用户提供电力服务以及电力供应,并以此来获得经济效益。而在这个过程中,电费回收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电费回收的环节中,也是风险多发的一个环节,并且其诱发风险的因素较多,也成为了电力企业在运转过程中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也因此,对于电费回收的风险以及其管控措施研究,也就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电费回收风险的内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再结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经验,谈一谈降低电费回收风险的主要管控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费回收;风险;管控
1电费回收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有关电费回收的外部风险原因,主要是集中在三个层面。首先,从市场环境的角度来说,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各行各业的竞争开始激烈起来。尤其是在当前疫情之下,不少企业的资金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由于营收无法平衡以及其他因素,不少企业濒临破产倒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费回收的不确定性与难度。同时国家层面你的宏观调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现,也使得部分被淘汰的企业出现拖欠且无法支付的情形。其次,从消费模式的角度来说,“先用电、后交费”,已经成为了不少企业或是个人用户的消费习惯,这也给一些素质较差的客户创造了 拖欠电费的条件,不少客服已经无法按时缴费。最后,从信用的角度来说,用电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水平已是参差不齐,有队诚信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束缚,一些缺乏诚信的用户或是经营困难的用户,长期拖欠电费。并且由这部分人主导,也形成了社会的不良风气,也影响到了电费回收的工作。
2电费回收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有关电费回收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首先,是抄核收的管理问题。部分一线抄核收人员,未能按照电力企业规定要求行使自己的工作与职责,造成电费抄核收出现严重的差错,造成电费回收风险。同时在电费实际计量与计费的管理工作也不够完善,也因该部分客户投诉以及电费风险。此外,电费发票管理也是抄核收工作的重点,但由于管理上的误差也容易让这些至关重要的票据出现问题,而引发回收风险。其次,客户管理上的问题。在部分客户申请用电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并没有对客户进行有效的审核,或是合同、用户资料等方面的漏洞造回收风险。同时也有客户对于电费电价调整,没有及时了解,也容易让电费回收形成差额,并造成回收风险。再次,电费回收缺乏市场预测以及预警的相关防范机制。想要保障电费回收风险的有效防范,相关的预测、预警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过程中供电企业必须要掌握企业的实际状态以及用电客户的实际情况,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管理以及实际运营的各项因素影响,不少用电企业并没有对此进行有效重视,这也无形之中给电费回收带来风险。最后,停电措施执行的困难。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就直接进行欠费停电,造成客户方面的电费纠纷。同时,对停电后可能导致重大人身安全隐患的用电企业,供电企业不能实施停电措施,但是又缺乏其他电费管理的举措,造成客户欠费持续增加。
3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中电费回收风险管控措施
3.1注重对用电项目的严格审查
首先,围绕用电项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在办理相关用电项目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政法法规,对用电羡慕进行严格的审查,一方面侧重资料手续的齐全,另一方面侧重对用电项目的实地考察与跟踪,对于命令禁止的项目,应当给予推迟或是拒绝供电。其次,针对用电客户信用进行有效的审查。客户的自身资金实力以及信用水平,对于未来有关用电合同的履行以及电费缴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电力企业相关人员,应当具体了解客户的信用与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还可以针对用户的信用情况,设立等级制,完善客户档案,这都可以进步保障用电回收的工作。
3.2规范用电合同的管理
良好的用电合同制定,不仅可以实现对电费回收风险的降低,同时也能够让供用双方更好的履行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企业不仅要明确合同的审核会签制度,同时应当在双方都明确电费管理条例后进行签订。同时电力企业还要与用电客户进行专门的洽谈与协商,针对电费以及间接影响的电费收取,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这样才能够降低后续由于法律方面纠纷所产生的问题风险。
3.3加强用电的法律宣传力度
基于上述提到的种种风险,我们可以看到用电客户对于用电的商品意识不强,依法缴费的观念淡薄,缺少对自身责任的充分意识。对于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就应加强宣传力度,结合各类媒介,宣传用电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用户对于依法用电的认知。同时,对坚持按时缴费,用电诚信高的用户予以表彰,奖励,或者开展优惠活动,对长期欠费,以及违约窃电的用户,予以曝光,逐步形成以诚信守约按时缴费为荣,以失信违约拖欠电费为耻的良好遵法守法环境。
3.4 明确催收依据,规范停电流程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用电企业拖欠电费经供电企业催告仍不缴纳的,供电企业可以依法采取中止供电并收取电费和违约金。 但是在实际中,往往由于程序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引起法律风险。 为防范风险,供电企业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要遵循规范的流程审批和执行停电程序。 对超过约定收费日期经过多次催缴仍然不缴费的客户,就停止对他们供电,要按照以下程序办理手续:(1)把停电用户、原因、时间报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批准。(2)在停电之前的三到七天内,把通知书送达,对一些重要用户进行停电时,则要把通知书报送给同级部门。(3)停电之前 30 分钟,再把停电时间通知一次,方可在规定时间进行停电。 在引起停电或限电的原因消除后,供电企业还应在三日内恢复供电。 不能在三日内恢复供电的应向用户说明原因。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电费回收工作是一项颇具复杂性的工作,而想要降低这项工作的风险,电力企业除了要明确自身在这项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更要构建好相关的管理体系,不仅要重视相关的审查核实工作,更要深入地区提高用电用户的认知与法律意识,这样才可以让电费回收的风险降低,提高电力营销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富英. 基于PDCA理论的乌兰察布电业局高载能企业电费回收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6.
[2]黄静. 保定市供电公司大用户电费回收风险的预警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