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中职美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叶孙党
[导读] 分层教学是一种考虑学生学习水平、身心、能力程度的教学形式,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常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一个班中的学生能力差别较为明显,分层次教学在职高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日益重要。本文就以研究分层教学在中职美术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叶孙党   永嘉县职业中学  浙江  温州  325100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考虑学生学习水平、身心、能力程度的教学形式,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常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一个班中的学生能力差别较为明显,分层次教学在职高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日益重要。本文就以研究分层教学在中职美术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键词】中职美术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54-01

        一、中职美术分层教学模式分析
        分层次美术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1]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是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组能力相近德尔小团体进行教学。然后教师根据不同组的水平进行区别教学,使教学成效发挥到最高。分层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所提高,教学分层形式要满足所有学生,并强调学生的现有能力与知识水平。其本质就是“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的教育,并且最大程度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念。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一个班中的学生能力差别较为明显,分层次教学在职高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日益重要。
        二、怎样在职高美术课堂中有效应用分层教学
        在高校美术教育新课标引导下,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强化教师自身对艺术社会价值的理解,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艺术教育的问题。[2]从而研究中职学生心理、能力水平等方面因素以及中职课堂教学形式,制定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教学模式。
        (一)遵循学生发展为目标,进行分层教学
        目前的教育本质也好,新课标也罢,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实施和设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怎样让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一直以来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因此职高美术课堂中要有效运用分层教学的前提是首先要遵循学生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也是分层教学的真正目的,对同一阶段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将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有效运用分层教学
        中职美术教学中,将学生课堂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解决,那么这节课说得上是一节完善的课。分层教学中将学生分层教育的理念,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关键。首先要先观察了解学生内心的发展情况,掌握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其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在中职美术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运用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并依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展开有效的分层教学。
        (三)依据学生差异有效结合实际运用分层教学
        1.根据差异,将学生分类
        目前传统的“填鸭式”、“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学生发展需求。每个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都应得到全面发展,每个个体又存在着差异,对一节课的认知水平存在不同,那么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美术知识程度分成三类。基础较好的为①,中等的为②,较差的为③,三类学生分别对应三大组。


这样安排便于能力水平相近学生间的交流讨论,也便于教师更顺利地进行分组指导。当然这种分类分组别互相间是可以调换的,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较好,可以从③进到②,以此类推。然后教师要和学生说明分类分组别只是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发展,更好地掌握美术基础技能,不存在什么歧视的意思。对于分组别,学生有自愿选择与调动的权利。
        2.面对差异学生,分层设标
        对不同层次学生而言,他们的美术基础知识水平高低不同,那么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简单的来说就是教学的难度系数相同,但掌握的程度不同。对于①类生要掌握复杂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②类生需要掌握一般的知识,并能简单运用,③类生只需掌握简单的知识。例如职高美术《基本配色法》一课中,③类生只需要掌握简单的色彩调配的理论方法,本节课所要掌握的5种配色法,学生只需掌握其中3种即可。②类生要掌握五大配色法,并能通过一些作品进行简单的识别。①类生除了要完整熟练掌握五大配色法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外,还需进一步地运用到作品中去,用五大配色法去创作。但分层设标也不能固定,学生如果课堂掌握较好,可以向更难的程度去挑战,这对学生起到导向与激励的作用。
        3.依据学生差异,分层次教学
        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个性有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时,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③类生,平时没有认真学习美术课堂基础知识的,所以不要对他们提出过难的要求,采用引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②类生平时学习态度良好,只是缺少美术方面的天赋,对于这类学生,在课堂教学时,主要采用练习法与合作学习法,让他们在实践与小组合作中逐渐理解美术知识点。①类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一定美术基础,这类学生教学时采用启发式方法与实践法,让他们独立完成美术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因此依据学生差异,教学方法也要多样,随课堂变化而不断改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例如《基本配色法》中职美术一课中,对于③类生不能布置太难作业,课堂中他们只需要掌握3种左右的配色法,并简单辨别即可。②类生要在③类生的基础上掌握5种配色法,并能全部运用与辨别。①类生除全部掌握基本配色法外,还要加大难度掌握其他配色法,并且在辨别基础上能运用方法进行色彩创作。
        4.针对学生差异,分层次评价
        教学过程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但评价也至关重要,是对学生一节课学习成果的肯定与巩固。对于③类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都相对较差,有时他们会认为老师对他们很失望,所以对③类生的评价,教师需多鼓励,激励的态度,多用关怀的话去评价他们,让其对自己产生信心,“没有差学生,只有懒学生”的意识。②类生学习态度不错,就是美术能力较弱,对他们的评价,教师在鼓励的基础上还要多表扬与肯定,让他们体会到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能力弱没事,只要比别人更勤奋一分就好。对于①类优秀学生,有时他们会有骄傲的现象,所以对于他们,要表扬与疏导为主,让他们懂得学海无涯,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有自大的想法产生。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针对性评价,正确引导会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有学习美术的兴趣与动力。
        结论:
        分层教学是考虑学生学习水平、身心、能力程度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的教育,并且最大程度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学习机会,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中职学生的美术能力提升已经日趋薄弱,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分层次教学在职高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日益重要,并且有效。
参考文献:
[1]石慧.浅谈职高美术的教学改革——分层次教学的运用[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2(8):65-65.
[2]刘虹.分层次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2):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