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射治疗分割方式对脑转移瘤患者放疗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作者:黄义骏
[导读] 研究对脑转移瘤患者采取不同放疗分割方式对放疗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对脑转移瘤患者采取不同放疗分割方式对放疗后的影响。方法:于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4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分割方式,观察组给予低剂量分割方式,对比两组S-100β蛋白水平和精神障碍情况。结果:经本文研究,观察组记忆力减退1例(4.2%),计算能力减退1例(4.2%),无意识下降、癫痫0例(0%),合计2例(8.3%)。观察组放疗7d后血清S-100β蛋白(1.46±0.48)μg/L,放疗14d(1.62±0.56)μg/L。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转移瘤患者给予低剂量分割,可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患者S-100β蛋白水平更低,对患者脑损伤更小,放疗安全性更高,临床放疗中应用更具优势,有助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
        关键词: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分割方式;精神障碍

        前言:脑转移瘤主要是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转移颅内肿瘤,发病后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呕吐、头晕头疼等症状,治疗后仍然无法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病死率较高[1]。目前主要采取全脑放疗治疗,通过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保护患者脑组织,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患者治疗后多产生脑损伤症状,中断放疗,不利于临床疗效。有研究提出减少放射剂量,有助于保护脑组织,符合患者耐受力,更容易长期治疗,改善临床疗效。为讨论不同分割方式对患者放疗后的影响,本文于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48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24例,性别:男/女=14/10,年龄(51.47±5.64)岁,平均病程(1.85±0.39)年。观察组24例,性别:男/女=13/11,年龄(42.38±5.51)岁,平均病程(1.89±0.40)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MRI和CT检查,患者脑内有多个边界清晰的异常密度影,附近有水肿情况。对肿瘤部分进行定位,勾画靶区。勾画海马,在MRI上勾画出海马,主要对颞角内侧低信号区进行勾画,新月形成部分作为起点,脑脊液低信号区域对低密度灰质勾画,侧脑室层面可作为内侧标志,可见T1低信号和侧脑室边缘远离时,结束勾画。勾画脑干以丘脑下为上界,枕骨大孔为下界。勾画视神经通过MRI或CT观察视神经结构。勾画GTV时,要结合MRI和CT影像,海马勾画可外扩5mm,并将瘤体直径记录下来。
        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放疗:全脑放疗剂量为3Gy/次,5次/周,持续治疗2周,总剂量为30Gy。局部放疗剂量为2Gy/次,5次/周,持续治疗1周,总剂量为10Gy。
        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放疗:全脑放疗剂量为2Gy,5次/周,持续治疗4周,总剂量为40Gy。局部放疗剂量为2Gy/次,5次/周,持续治疗1周,总剂量为10Gy。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治疗1个月后出现的精神障碍情况,主要记录意识下降、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减退、癫痫。(2)于放疗7d、放疗14d后检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和检验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放疗后精神障碍情况对比
        观察组精神障碍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对比
    观察组S-100β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脑转移瘤患者多由于其他身体部位肿瘤转移至颅内,在顶枕叶区常见,病程进展快,病程短,短期内可见脑组织定位或压迫症状[2]。目前主要使用放射治疗的方法,主要给予全脑放疗控制病情进展,大部分患者放疗1年后产生精神障碍,出现脑组织损伤。有研究提出不同分割方式对患者疗后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大剂量治疗后,患者精神障碍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3]。本研究减少了全脑放疗照射剂量,延长治疗周期,患者对小剂量的耐受力更高,可接受整个疗程。经本文研究,观察组记忆力减退1例(4.2%),计算能力减退1例(4.2%),无意识下降、癫痫0例(0%),合计2例(8.3%)。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见给予小剂量分割,可有效缓解患者精神障碍的情况,改善临床疗效。
        S-100β蛋白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钙离子结合蛋白,可修复脑组织,健康人群中只有微量S-100β蛋白,其水平越高,代表患者脑损害更严重[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放疗7d后血清S-100β蛋白(1.46±0.48)μg/L,放疗14d(1.62±0.56)μg/L。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观察组患者脑组织损害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低剂量分割更有助于保护患者脑组织,放疗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脑转移瘤患者给予低剂量分割,可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更低,对患者脑损伤更小,临床放疗中应用更具优势,有助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
参考文献:
[1]罗庆斌,刘铁斌,齐胜,等.评价全脑放疗后序贯加量与同步加量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中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81-82.
[2]饶建,李春鸣,张钦华,等.大分割(5×6 Gy)调强放射治疗实体瘤脑寡转移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9,11(04):259-263+268.
[3]孙丽艳,葛星剑,阮玫,等.同期缩野推量超分割、全脑常规照射序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S1):103-105.
[4]朱聪慧,陆亚运,施红芳,等.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评估[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7,30(04):228-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