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8期   作者:孙荣乾 张新宇
[导读] 电力企业在对窃电情况进行处理时,通过使用智能反窃电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电力企业在对窃电情况进行处理时,通过使用智能反窃电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电力企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成本,保障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使用智能反窃电系统以后,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企业的科技化水平实现了提升,信息化程度得到了高效的发展。通过对窃电情况的控制,使国家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害,使公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得到高效的维护。
        关键词: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应用
1典型的窃电方法和有关特征参数
        对于形式各式各样的窃电方法,依靠用电数据采集平台收集的信息,实时监控客户的用电状态参数。伴随大数据技术的进步,选择电压、电流、功率以及电量等用作窃电判据方面的电气参考值,基于目前信息和历史信息相融合研究用电行为,找出窃电嫌疑对象,实现采用大数据科技展开反窃电。采取大数据系统判断窃电方法的重点是研究不同窃电办法的窃电特点,从而给出监控的有关特征电气参数。按照功率检测和电能计算的基本原理,客户负荷功率、电流、电压、及其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联系这几个参数相关,客户负荷耗能和负荷运转功率与时间有关,经过用电数据采集平台监控电流、电压、功率指标、电量、线损等有关特征参数与各种情况的状态特征参数,创建该特征参数和客户用电行为的联系。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和物理架构
        2.1功能
        (1)收集和管理数据功能。电力系统的数据主要包含不同设备采集的实际检测信息和仿真软件优化获得的信息。智能用电采集体系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周期性高效采集,上报处理所得数据,借助系统中的展示功能实现对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准确分析。(2)预付费和自动抄表功能。高级用户可以实现预付费和自动抄表,用户对用电的情况进行实时的访问,有效分析实时信息,使用电的具体情况得到有效获取。该技术将用户的剩余用电量和费用进行科学的计算,用户对自己的用电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对用电量进行科学管控。(3)有序用电监管功能。用电发送情况需要以计划消耗的电力情况为基础进行发送,从而使用户的功率容量得到有效控制。(4)运行维护功能。对发电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使时空上的误差得到有效的回避,系统误操作而造成的权限管理得到科学的预防,不同的数据报表可以被导出。
        2.2物理架构
        从物理架构的角度对用电信息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电能表、现场终端、通信信道和主站。采集系统的管控核心就是主站,对系统安全、数据使用、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进行高效的管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实现科学的交换和集成。对远程通信信道进行科学配置,主要包括中压电力线载波、230MHz无线专网、GPRS/CDMA等无线公网和配电光纤专网等。安装在信息采集点的终端设备就是现场终端,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电能表数据进行抄收,该终端主要包括集中抄表终端和变压器采集终端。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核心技术
        3.1通信
        通信技术的使用,对通信距离的远近进行高度的关注,同时也对通信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和传递,因此可以分为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两种情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主要是借助通信技术得以实现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所包含的通信技术包括用电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智能费控、主站应用技术、无线通信、专网通信、电力线路载波通信和光纤通信等。
        3.2数据处理
        智能电网包括的数据主要有电力企业管理数据、电力营销运营数据、电力设备监测数据和智能电网运行数据等。用电单元、输变电单元和发电单元对数据进行了集中的产生,发电单元伴随着数字化发电单元的出现而产生,其对有用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涵盖,对电厂的故障、优化、控制和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的管控。


        3.3设备
        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它们对支撑运行的电力设备信息采集系统平台的使用范围和功能进行严格的要求,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也有了严苛的标准:需要具有前瞻性,同时不断地实现优化和升级;向微型化发展靠拢;对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和分析;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有效预防人为破坏,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在反窃电中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4.1反窃电功能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防窃电性能具有较强的准时性和综合性,它主要借助电力营销技术、电力负荷管理技术、电能计量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现代数字通信技术来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搜集和处理。借助多种形式的通信策略,使现场终端和主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得到有效实现。(1)分析负荷数据。使用该功能可以分析日峰谷和日最大负荷比,有效查询负荷曲线的详细信息。(2)分析电量信息。使用该功能可以分析峰谷、突变和日电量同比,从而使用电情况得到有效获取。(3)分析电流和电压。使用该功能可使查询电流曲线、电压三相不平衡率、电流三相不平衡率、电压合格率和电压曲线变得更加快速,有效分析了零电流和零电压的详细情况。(4)分析线损情况。使用该功能可依托信息分析数据,实现对每日线损情况的有效获知。
        4.2评价指标
        在对反窃电进行评价的时候,其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八项指标,以此来对怀疑对象进行确认。如果用户在经过八项检查以后,其嫌疑系数比较高,则说明该用户可能存在窃电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监视。
        (1)电能表的种类。经过对以前案例的有效分析发现,机械表出现窃电情况的概率很大。(2)用户的月均用电量。用户的用电量会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如果其用电量出现剧增或剧减的情况,则说明用户可能会出现窃电的问题。(3)用电功率因数。对于正常使用电量的用户来说,其用电功率因数会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情况,加权平均功率因数会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和电能的使用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在进行检测的时候,用户的功率因素出现了变化,则说明用户可能存在窃电的问题。(4)电脑对其进行扫描。对采样用户的电脑扫描情况进行分析,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则说明该用户存在窃电的情况。
        4.3实施效果
        在电力企业实现信息化的进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窃电查处的针对性。对反窃电模式与实用化进行高效的结合,提高窃电行为查处的准确性,对窃电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从而使电能得到有效的保护。(2)提升反窃电工作实效。对过去窃电案例进行仔细分析,窃电一般会在休息时间发生,从而使其有效躲避营销人员的防控。在使用反窃电技术以后,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被实时监控,一旦出现窃电的情况,系统就会报警提示,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反窃电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3)提高对用户的震慑力。在使用反窃电技术以后,使用户可以自觉地合法用电,一旦出现窃电的情况,会被及时地查处。
结束语
        窃电具有较强的危害性,会给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干扰,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用电事故。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窃电主体也越来越复杂,窃电手段非常的高明,具有一定的团队化和技术化特点。新型的窃电手段主要有改造负荷控制系统、改造电能表、增加二极管实现半波整流、安装反检测窃电模块、对铅封进行高仿处理等等,这些窃电方式的反侦破能力比较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使用以往的反窃电检测技术无法实现对其精准的检测。
参考文献
[1]程金.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防窃电方法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9.
[2]夏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防窃电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风,2019(27):158.
[3]姬冠生,郝理强,宗新芳,宗新华.用电采集信息反窃电技术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9(17):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