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杰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长岛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58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发展也有了进步。人力资源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的特别重要的因素,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科学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为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涵与关系开展分析,并探究经由人力资源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详细对策。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关系核心研究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企业外部发展环境不断更新,对人力资源分配以及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应站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层面,根据企业实际的经济发展需求更新人力资源的分配计划和管理手段。在未来,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重点将会集中在如何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助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
1企业经济效益和人力资源的关系
1.1促进整体经济利益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
各种资源管理模式的整体高度需要支撑。在一个大型企业实际经营的不断发展中,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迅速为自己获得整体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工作后开发优质的物质资源。实行人事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效益。企业能否按照市场预期持续制定短期目标,降低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各类物质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和高质量资源管理工作的外部因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部门必须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高级人才,推动企业逐步建立重要的人力资源决策体系。人力资源部收集信息并培养人才,其中许多人还通过发动企业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而被采用。人才管理可以负责为企业本身的每个部门提供所需的技术人才,并可以制定相关计划,以促进所需的各种人力资源的稳定快速发展,并促进精简企业的社会效益。
1.2人力资源日常管理质量影响利益
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员管理的基本素质和数量。人才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效率。人才管理是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之一。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是日常人员管理质量低下,这将限制经济效益的提高,大型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不能按照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长远目标来实现。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增长率可能会显著下降。尽量避免这种现象是非常有效的。只有提高人才管理水平,才能保证被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效益的具体目标是一致的。企业部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业务部门的职能依次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规划、薪酬的研究和制定以及相应制度的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过程中,必须使企业的短期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短期目标保持一致。两者在企业的总体发展经验中高度相关,因此,大型目标的持续发展需要在自己的方向上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人力资源管理只有结合总体短期发展目标,才能在企业运营中充分发挥关键作用。
2优化措施分析
2.1优化组织结构创造经济效益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不同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不相同,人力资源部门应不断变更管理方式,使其工作目标适应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部门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可以保障企业在有限的资源内,合理地配置资源,保障企业的稳步发展。
例如,创业企业在发展初期,在重视品牌形象的同时,其工作重心主要是在销售运营上,只有确保前期的销售使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才能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企业的组织结构重点放于企业销售及市场人员的引入上,通过定向培训,使工作人员具备帮助企业长期发展的技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发展中期,企业的重心主要是在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上,以此为基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这时人力资源部门需要配合企业目标的更换,引入并培训更多的研发人才,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当企业具备一定的影响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的优化,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规章流程,通过严格的管理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助力。
2.2薪资制定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关系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薪资制定,也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自改革开放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薪资待遇的差距越来越大,为我国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较大的薪酬差距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是值得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深思的问题。2019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薪资水平,为部门顶尖的毕业生人才提供年薪百万的薪资待遇,华为因此引入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华为高薪待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同,有些公司则会因较大的薪资差异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负面影响。例如一些企业内部薪资待遇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企业的基础员工不满,降低员工的满意度,降低工作质量,影响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同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员工薪资的平衡,平衡公司的薪酬差距与员工企业发展,使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薪资激励企业所有的员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3绩效考核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关系
为了保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现如今的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员工的绩效考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应避免形式主义,保障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合理地利用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好绩效考核对公司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使考核成绩较差的员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改善,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通过绩效考核也体现出来对于那些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员工的认可,鼓励其再接再厉为公司做更多的贡献,并保障其长期为企业服务。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绩效考核对公司内部的岗位设置进行细分,合理分配岗位数量及在岗员工的工作强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的符合公司发展标准的绩效考核方案,发挥绩效考核对于公司发展的推动作用,使公司业绩达到整体上的提升,最终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4培训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关系
员工的培训工作也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的重点工作,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及管理能力,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进而达到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可以使企业的员工更加团结,更加认可企业文化,并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企业价值相统一,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同时企业具备专业的培训计划及为员工提高一定的上升空间,有利于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收入上的满足,也得到来了精神上的满足。现如今,人们投入到工作中不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也使为了提升个人的能力,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培训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可以留住企业原有的人才,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其本身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紧密的关联,仅有开展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才可以给公司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导致公司更加持久和健康的发展。所以,公司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予以特别重视,对公司人力资源予以合理的配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借助现代化管理方式来持续地改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进而导致公司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学峰.连锁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3):142-143,141.
[2]姚玉明.“推拉理论”视角下防止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路径[J].经济师,2020(4):255-257.
[3]靳丰菱.人力资源投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J].商讯,2020(14):188,190.
[4]叶伟.人力资源对经济效益的影响[J].商讯,2020(1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