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叶毅超
[导读]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大纲中,对于素质教学的改革正在不断地推开进行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教学大纲中,对于素质教学的改革正在不断地推开进行,除了重视学生的成绩发展以外,对于学生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小学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必需开展的一门课程,小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进行身体锻炼,学会体育运动的方法。但是在目前看来,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是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小学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了文化课上,导致了小学的体育教学不能够真正的达到教学的要求。本文对目前小学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教学模式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当中,可以发现的是我国的小学生普遍缺乏运动,整体的身体素质是在下降的,因此在素质教育被越来越重视的现在,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现在的体育教学形式太过于单一,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需要。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升小学的体育教学水平。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在我国建国以来,进行的小学教学中一直都是以文化课为主,对于应试教学格外重视,所以体育教学一直以来是被人忽视的存在,而且在目前大部分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是落后老旧的,很多学校只是让学生跑步、体操或者自由活动,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满足当下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低,学生缺少体育运动的兴趣
        目前一些小学在进行文化课老师招聘的时候,会要求比较高,但是在音乐老师、美术老师以及体育老师招聘的时候,就会降低要求,甚至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不太重视,导致了这个学校的体育教师水平整体都比较低,所以不能够给学生直接传递关于体育的知识,比如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等等,而是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枯燥的理论,或者就是跑步,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枯燥的[1]。
(三)、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缺乏教学的工具
        因为一些学校对于体育课程不够重视,这也就导致了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资金投入是不够的,所以学校没有进行一些体育教学设备的采购。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学生翻来覆去的只有那几项体育运动来开展,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不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器材,教师也不能够教会学生各类体育的运动方法和规则,这就导致了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实际操作的工具。
(四)、缺乏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在进行小学教学的时候,文化课程都有一系列的教学体系和完整的考核制度,学校会组织进行大规模的听课来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但是这个评价系统在体育课程中是没有得到应用的,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是比较随心所欲地,而学生也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因此师生对于体育课程都有一定的懈怠性。


二、对小学体育的创新措施
(一)、改变教学观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应该与时俱进,跟紧时代的步伐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并且要提升自己的体育素质,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自己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各种课外实践当中去,对自己的体育教学水平进行提升。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来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不断地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其他的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加以改进,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二)、创造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角色扮演,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当下这届课程的主题内容来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入到情境当中,在这个环境下深入自己的情感,激发自己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通常情况下,进行情境打造的方式可以包括故事、寓言等等,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带入到情境当中来。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立定跳远的时候,给学生讲述立定跳远的规则要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一讲青蛙的故事,将跳远比喻成青蛙跳,这样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而将青蛙跳的特征和立定跳远的特征进行关联,能够让学生对于动作规范进行更深刻的记忆。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会降低练习的枯燥程度,有利于学生进行不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三)、利用分组教学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通常而言,分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兴趣,进行因材施教,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在小学班级中,因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经济情况的差异,所以对于体育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做一个调查,然后在自由活动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方式能够鼓励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自由交流,学生能够在玩耍的过程中培养集体意识,学会如何进行合作,并且还能够让学生乐于进行锻炼。
(四)、增加资金投入,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学校需要加大对体育课程的资金投入,对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及时的添加和更新,以便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体育学习效果,例如塑胶跑道的铺设、篮球场足球场的建设,这些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锻炼。学校还影噶和体育教师一起,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例如在那个场地进行怎样的体育锻炼,使学校的体育设施能够被完全利用。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的时候,需要定期的对体育设备进行检查,对于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新,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减少运动可能出现的隐患。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自己亲自创造一些体育器材,开展个性化的体育教学[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灵活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使小学生能够喜欢体育运动,提升他们的锻炼意识,增强他们的体魄,使他们能够符合现在社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蔡银聪.关于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农家参谋,2020(15):164.
[2]张莉.分析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J].求知导刊,2019(35):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