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织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陆丽婵
[导读] 在幼儿园当中,通过区域活动能够促使幼儿展开个性化学习。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方绿洲幼儿园  陆丽婵

摘要:在幼儿园当中,通过区域活动能够促使幼儿展开个性化学习。为了促使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教师需对区域活动加以重视,开展多样化的区域活动,这样才可促使幼儿发展。本文在分析区域活动在幼儿教学当中的意义的基础上,对开展区域活动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给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互动;幼儿发展
       前言:近些年来,伴随国内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幼儿教育越发受到各界以及人们关注。在幼儿园当中,区域活动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区域活动当中,幼儿教师可以对幼儿的学习以及生活进行精心安排,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培养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促使幼儿实现个性健康和谐发展。所以,对幼儿园当中区域活动的具体开展策略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区域活动在幼儿教学当中的意义
        (一)满足幼儿好奇心,让幼儿园内生活丰富多彩
        针对幼儿教育而言,教师应当着重激发幼儿兴趣,保留幼儿天性。因为幼儿年龄较小,难以对一些知识进行掌握,开展区域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探究当中对自身好奇心加以满足。常言道,兴趣乃是人们最好的教师,当幼儿在区域活动当中对一些事物产生好奇以及兴趣之时,教师就可对这些事物加以解释[1]。比如,让幼儿对交通用具以及花草树木进行认识,促使幼儿在快乐当中进行学习,这对培养幼儿兴趣十分有利,可以促使幼儿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二)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和动手能力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让幼儿在教师以及课外进行活动,让幼儿与大自然进行充分接触,保持幼儿好奇活泼的天性。幼儿对于很多事物都缺少认识,在区域活动当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亲身体验以及探究,主动对大自然以及现实生活当中的知识进行接受与理解。在此探究期间,幼儿亲身参与事物认识、了解以及探究之中,而非通过教师讲述对事物进行认识,这样可以可以让幼儿体会探究乐趣,并且在探索当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提升幼儿抵抗能力,强化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期间,可以适当增加幼儿的活动量,给予幼儿更多与大自然进行接触的机会。在此期间,相比于在教室当中进行学习,幼儿可以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进行一些活动,这样可以让幼儿心情保持愉悦。幼儿通过和外界进行接触,适当进行锻炼,可以提升幼儿的抵抗力以及身体素质,进而促使幼儿实现健康发展。
        二、开展区域活动的具体策略
        (一)合理创设活动环境
        现阶段,很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教学环境对于教育工作的意义,环境属于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幼儿园当中,教师对区域活动有关环境进行合理创设,可以促使幼儿实现和谐发展,促使幼儿在愉悦环境当中进行学习,进而更好的发挥出自主性。


在对区域环境进行创设之时,教师需从幼儿情感以及认知情况出发,对幼儿具有的心理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为幼儿设置类型不同的区域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活动,同时还能让幼儿在活动当中进行自主思考,按照自身兴趣寻找适合自身能力的活动区域。例如,教师在对活动环境进行布置之时,可以运用活泼轻松的蓝色与绿色这些色调,同时在班级当中悬挂幼儿照片,并且附上幼儿兴趣与教师鼓励性的评语,促使幼儿在活动环境当中时刻感觉受到重视,让幼儿心灵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比如,进行“报纸的玩法”的活动设计期间,幼儿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报纸,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出自身具有的自主探究这一能力。活动环境需让幼儿产生归属感与被尊重感,主动尝试一些不同玩法,把报纸撕开,能够变成不同形状,将其做成不同物品。如此一来,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出主体作用,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2-3]。
        (二)科学投放活动材料
        在区域活动当中,材料是幼儿学习、探究以及发展的中介与刺激物,同时也是教育内容及目标的物化,更是教师支持以及引发幼儿探究的重要桥梁。在区域活动之中,教师对材料进行投放期间必须注重层次性以及多样性。通过不同材料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选择机会。所以,幼儿教师除了要发动幼儿与家长一同收集材料之外,同时还需在幼儿园当中设立“材料库”。在卫生、安全、适用以及合适原则之下,结合具体活动目标,采用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以及以物代物这种方法,提升材料实际利用率和教育效益。例如,进行“有趣的电动玩具”活动期间,幼儿教师需对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玩具进行投放,以此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同时,为对不同水平的幼儿需求加以满足,教师在对材料加以投放之时,必须要做到层次性。例如,在科学区域认识颜色之时,教师可先给幼儿提供黄、红、蓝这三种颜料,然后让幼儿自由搅拌,这样幼儿会发现把颜色混合到一起可以产生另外一种颜色。之后,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适当给幼儿提供一些记录卡片,促使其发现以及记录不同颜色的固定搭配关系,帮助其对知识进行掌握。
        (三)丰富幼儿活动内容
        教师在对活动内容进行设定之时,需要把教育目标当作出发点,着重对幼儿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幼儿教师需按照具体教学目标以及幼儿实际素质状况来开展区域活动,创设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发挥出幼儿的能动性与参与性。例如,进行“我是厨房中的小能手”区域活动期间,幼儿教师对活动环境进行创设之时,需对活动目的进行明确,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亲自动手包饺子以及煮饺子,并且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以及合作能力,并且让幼儿对团队合作具有的乐趣进行理解。为对活动内容进行丰富,教师需事先准备面板以及锅这些厨具,然后让幼儿自主发挥,体会到自身在区域活动当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进而促使幼儿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结论:综上可知,区域活动就是幼儿在区角环境当中,通过和材料进行互动实现自我探究、自我构建以及自我发展的一种活动。通过区域活动能够满足幼儿好奇心,让幼儿园内生活丰富多彩,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和动手能力,同时提升幼儿抵抗能力,强化幼儿身体素质。所以,幼儿教师需对区域活动加以重视,合理创设活动环境,科学投放活动材料,并且丰富幼儿活动内容,进而促使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基于高瞻课程“主动学习”思想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探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1):103-108.
[2]朱淑益.加强师幼互动,支持幼儿深度学习——指导大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的实践反思[J].教育观察,2019,8(34):50-51.
[3]徐堂诞.主题活动背景下托班情境性区域的创设——以“钓鱼”活动为例,谈托班主题与区域的有效融合[J].教育观察,2019,8(34):6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