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孙建
[导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从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学习兴趣,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利用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和理解文本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

孙建    济南市美里湖第一小学  250118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从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学习兴趣,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利用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和理解文本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理解;兴趣;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34-01

        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析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现状,然后以此为基础,对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论述。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现状
        就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还存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一)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阅读理解教学的目标,一上来就先让小学生阅读几遍课文。教学过程固化死板,没有新意,缺乏灵活性,造成小学生阅读学习效率不高。小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能深入理解课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缓慢。
        (二)小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不足。
        在小学高年级,有的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缺乏自主意识,总是在老师的强制要求下被动的学习,对阅读学习内容掌握不到位。并且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学精力,都主要集中在语文基础知识讲解和传授上,也会影响小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不合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上创新不够,领读、泛读、朗读教学的模式长期一成不变。造成许多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并没有深入去理解和分析文本,把阅读学习过程变成了“读死书”。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目标是教学的引导,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引领小学生去进行有效的阅读,并产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主要任务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导学生能够流利准确的把语文朗读出来,掌握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结合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学习理解文本中的新字、新词、新句,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小学生细细揣摩和体验,流淌在文中的丰富思想和感情,理解文章的内涵。并能深入作者的内心,与其产生共鸣。
        以小学五年级语文《威尼斯小艇》这篇课文为例,本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指出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说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读者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在本课阅读理解教学中,应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深刻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领会作者抓住特点,以及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让小学生领略威尼斯水域的风情,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
        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应让小学生学会阅读、乐于阅读。如果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学习不得法,那么理解对于他们来说就非常困难了,阅读教学的效果也不会理想。具体来说,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主要有精读、泛读和略读等。
        (1)指导小学生掌握精读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文,都是要求学生进行精细阅读学习的,语文老师应在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指导学生去精细阅读文章。要求小学生深入细致、逐字逐句的去阅读,并细细品味。在精细阅读的过程中,深刻感悟文中的语言运用,掌握语文重点知识,对文章形成深度的理解,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2)指导小学生掌握泛读的方法。所谓泛读就是指广泛的阅读,阅读范围不只是局限于课堂和课本之内,可以借助课外书籍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指导学生泛读,开阔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视野,培养他们的语感,在涉猎更多资料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指导小学生掌握略读的方法。这种阅读方法与精读相比速度更快,只要求理解文本的大概意思即可,不必去逐句、逐字的深究。一般在课外阅读或者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略读,可以是一目十行的阅览,或者是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字词句阅读。力求在短时间里把文本阅读完成,并了解大概意思内容。
        (三)利用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和理解文本
        小学高年级学生其思维能力已经获得了一定发展,在学习遇到有悬念的问题时,会主动的思考,并尝试着去理解。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从阅读学习的内容出发,设计一些具有悬念和启发性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和理解文本。在具体教学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阅读文本,给学生提出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行有效阅读。并在阅读中把这些问题融合其中,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深刻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文本过程中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小学语文《出塞》这首诗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带领小学生阅读一遍,然后给他们介绍本诗的创作时代背景,并设计这样几个问题:“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关”指的是什么地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中,“龙城飞将”指的又是谁?“胡马”又代表的是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设置,引领小学生在诗句阅读中深入思考,然后给学生做分析讲解,会加深他们对诗句的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阅读理解内容较多,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被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需要语文教师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小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技巧,促进他们深刻理解阅读文本。
参考文献:
[1]张彩霞.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途径[J].内蒙古教育,2019(30):80-81.
[2]周丽梅.浅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境与对策[J].学周刊,2020(02):112.
[3]张建军.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0):24-25.
[4]刘红梅.浅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境与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16(29):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