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张立玲
[导读] 读写不分家,初中阶段语文想要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必须从读写两方面考虑
        摘要:读写不分家,初中阶段语文想要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必须从读写两方面考虑,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阅读难与写作难的现象,学生成绩长期处于中等水平,想要提高非常困难,究其原因是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的“质不足”与“量不够”,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数量,做到有效阅读并加强词句积累,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与策略
        引言:
        阅读质量与阅读数量要齐头并进,新课标规定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400万字,但实际却远远不足,且做不到有效阅读,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两方面的困境展开,并探讨相应策略。
        一、当前初中阶段阅读与写作现状与原因
        当前初中阶段的阅读与写作现状普遍存在学生喊难的情况,具体来说,是因为阅读的根据没有打牢固,做不到有效阅读的前提下,阅读数量还远远不足,这就导致整体布局、句式结构、优美词汇的应用或积累不足,写作能力自然达不到要求。
        产生这些教学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生兴趣缺乏:作为日常使用的母语,学生早已习以为常,语文学习没有实质性的吸引力,太过浅显的文章读来无味,太过深奥的文章又会因为时代代沟以及学识代沟导致阅读困难;
        2.学习不够深入,阅读效果不佳:如果只是单纯学习词汇与句子,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做到,但那样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对文章字里行间的深意进行了解,不了解文章的思想,那学了等于白学;
        3.自主阅读不足: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安排教学进度,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较少,而缺少自主阅读,知识浮于表面难以理解,阅读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4.课外阅读量不够: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400万字,但实际却远远不足,词汇和句式积累不足,没有积累足够多的优美句子,无法给自己的写作添光添彩[1]。
        二、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阅读角度:注重课程延伸,吸引学生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如果学生用更加饱满更加热情的精神来阅读文章,效果必定会更加出色,初中阶段学生对语文学习已经非常熟悉,难以再产生较强兴趣,但初中课文无不是历史精品,文化大家之作,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教师将原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写作情感对学生说明,用其中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新意来吸引学生,就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孔乙己》的学习,表面是在描写一个落魄的人,穷困潦倒值得同情才对,但事实上,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旧时代受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迫害的人,是旧时代的缩影,精神上麻木不堪,生活上四体不勤,这种人应该批判才对,教师注重课程延伸,用文章本质来吸引学生,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阅读角度:剖析课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不管是初中课本上的内容,还是学生在课外的拓展阅读,虽然文章的种类很多,但其中必不可免会有文章类型以及脉络,就文章类型分类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按照类型分类也有写景、写人、写事的区别,更别提文言文、诗歌、现代文等更为明显的类别,帮助学生有一个较好的理解,会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能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在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笔者提倡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而并非再由教师传授。
        例如课文《中国石拱桥》的学习,文章大体上是先总揽后具体的描写手法,文章脉络为“石拱桥总揽——中国石拱桥概括——中国石拱桥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从总体再到典型个体,且有一定的历史顺序,描写非常有层次感,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学生的理解会更加出色,在之后的写作中也会使用得到。
        (三)阅读角度:扩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堂阅读有教师监督以及安排进度,不用太过担心,而课外阅读质量和阅读数量却严重不足,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的时候往往会被其他因素所吸引,迟迟不能进入阅读状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另外,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也应适当扩宽,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变成多元化的阅读,电子书刊、报纸、新闻、广播等,都可以作为阅读的媒介,最大程度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对学生提升自身文学涵养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四)写作角度:多写、多练
        写作是一件需要下大功夫的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需要对每一个精细处都斟酌用词,是以文学大家经常“三易其稿”,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要求虽然没那么高,但也要求学生的写作要有清晰的思路,使用词汇要正确,如果有精美的词句使用会更加亮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已经积累下较深的词汇量,而通过对文章脉络的厘清,也会让写作有更好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将阅读以及摘抄的优秀词句运用进去,才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写作。值得一提的是,写作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的写作中总结经验,写作潜能被持续激发,文章写作才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优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结束语
        阅读是教学基础,而写作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的手段,两者相比较,笔者认为阅读较为重要一些,只要阅读质量与数量有保障,词汇量积累丰富,写作将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戚艳.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24):154-155.
[2]潘丽君.浅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7(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