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对于学生来讲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学习活动当中也能够自主发散思维、探究知识、形成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本文也对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且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引导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帮助学生获得较强的学习水平,更要培养学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而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基于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成为了当前阶段语文教师所要积极推进的一个基本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在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能够顺利达成,首先教师便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在教学当中与学生做好衔接工作,以此来运用有效的互动创建出轻松的教学课堂,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当中,师生之间仿佛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严肃的、高高在上的,教师的形象是权威的,因此,学生对教师本身便存在着一定的敬畏心理,这样在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时是很难达到亲切、轻松的形式的。假如师生之间不能以轻松、友好、和谐的氛围来进行沟通,那么这样的教育也便是无效的,更难达到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衔接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融入到学生当中,以此来形成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氛围,这样才能够切实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而导致的学生表现情况不一的现象,而教师则要关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使学生的表现有好有坏,但是都需要教师的尊重,因此,教师要以欣赏的视角来看待学生、发掘出学生的潜力、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以此来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创新,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发掘学生创新潜能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便处于一个对陌生事物感到好奇的时期,因此,他们也经常会因为好奇心的促使想尝试更多新奇有趣的事物,这样强烈的求知欲便是小学阶段学生最为宝贵的一个品质。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以放大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借由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主动创新、积极创新,以此来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到《蝙蝠与雷达》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合理地运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索,结合课文中的实际内容来发散思维、进行想象,这样能够促使学生轻松地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并且掌握更多的仿生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以此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思维之间的碰撞,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也是有着极大帮助作用的。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着重注意多样化教学方法所能凸显出的宝贵价值,传统的教育模式较为枯燥、单一,教师只是着重注意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也未能予以采纳,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无论是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说还是对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便要合理地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跟随着教师的引导来发散思维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例如,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革新,通过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设备来展示教学内容,并且设计一些小竞赛、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运用这样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更能够凸显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位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是十分有效的。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时期我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这也是新时代对每一名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借由语文教学的独特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素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能够形成终身创新意识,并且获得较强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天华.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祖国:教育版,2013年第12期.
[2]郑继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