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研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仇新霞
[导读] 幼儿时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础时机,也是幼儿后期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积累时期。

新疆伊宁市察布查尔县米粮泉乡米粮泉村幼儿园 仇新霞

摘要:幼儿时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础时机,也是幼儿后期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积累时期。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不断推广,幼儿教师不得再一味以灌输知识为唯一目的,避免出现“小学化”的现象。其中还指出教师需要首先引导幼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学习和发展,再者才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基于此,教师应该有效开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计划,培养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拥有优秀的阅读能力。本文基于幼儿早期身心发展的规律,探究分析在此期间对其早期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策略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优秀的阅读能力往往能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获得幸福感。阅读是所有知识获得的基本途径和手段,阅读能力的好坏从一定程度可以决定其知识体系是否完善,同样也是决定未来工作和生活方面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进行相应探究,可以发现3岁到8岁属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决定着幼儿后期语言发展规律和能力深浅。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已经将早期阅读培养的要求归入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内,要求幼儿教师需要有效培养幼儿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简单事物产生兴趣,并借助带有插画的图画书激发幼儿对于书籍内容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制定相应计划为学生朗读
        据专家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阅读或者读书的兴趣,同时促使他们成为阅读爱好者的最佳教学方式。幼儿通过聆听朗读内容逐步产生阅读兴趣,并进而尝试想要模仿进行朗读。基于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朗读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向学生大声朗读读物,进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并且,幼儿的年龄与朗读效果成反比。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听录音材料进行朗读,巧妙将一篇阅读文章分为各个单元,并逐一通过视听欣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幼儿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下,容易被生动的视频背景以及悦耳的节奏所吸引。并且幼儿伴随着录音中发音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跟随朗读,并跟随录音的朗读节奏用手指在图画书上进行标记。这样跟随录音进行伴随阅读,可以促使学生快速吸收阅读材料内容,积累相应阅读技能,并提升其情感体现的方式,激发幼儿记忆能力有所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聆听同班同学的朗读。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表现欲望较强,希望被他人所关注。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安排全体幼儿每个人做一天的“班级管理者”。“班级管理者”可以在选择自己近期学会的阅读作品,在讲台上对其他同伴进行朗读。基于幼儿的表现欲,所以在准备过程中将会格外仔细,以达到出色朗读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能力性,提升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并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二、创设相对理想的阅读环境,有效提升幼儿阅读能力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使幼儿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创设相对理想的阅读环境,有效推动幼儿进行阅读进而提升自身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汉字的研究,巧妙将汉字与幼儿园园内环境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知汉字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份子。其次,教师还可以安排相应的阅读活动至幼儿的活动教学中,通过创设合理并相对理想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文章阅读与视频欣赏和游戏活动相互融合,巧妙提升幼儿对于汉字语言的敏感度,进而帮助幼儿实现图画至汉字语言的相互转换过程。进而提升幼儿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
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室力的物品(玩具,桌椅、洗手台、书柜等)、窗台的植物、钟表、小黑板等物品的名称,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制作成小卡片,并粘贴至相应的物品上。这样,幼儿在日常活动时便可以根据名称卡与实物一一对应,并加以辨认和学习。教师还可以与全体幼儿进行商讨,根据幼儿的要求在班级教室内部设置一些活动区域。例如艺术区域专门展示一些幼儿平日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文学区域专门展示一些幼儿平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等。并将相对应的区域用标记卡片区别出来。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导幼儿感知不同区域所代表的含义。这样的阅读环境,不仅可以强化幼儿对于汉字的敏感度,并且还可以激发幼儿对于汉字的探索欲望。
        三、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积累阅读经验
        幼儿时期的孩童对于身边事物的记忆都是从图形开始,他们并不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他们在记忆汉字的过程中同样也是将行字当作一种图像符号。但是文字语言的学习不得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相对生活经验所支撑的识字过程和阅读学习过程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相悖而论。基于此,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事物,并从观察的过程中提取问题,进而通过教师的诱导逐一解答问题进而达到理解层面。
        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时,可以指着图画书中的插画向幼儿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呢?他们在做什么事情?他们要到哪里去?”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引导幼儿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适当引入相应拓展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进而诱导幼儿通过观察逐渐明白插画内容和文章内容。进而这时教师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根据日常时间顺序理清故事的时间线和基本内容。诱导幼儿观察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积累阅读知识,更是让幼儿自主学会并掌握适合自身的阅读方式。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并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幼儿时期的孩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进时期,教师需要在此时期有效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同时提升幼儿对于汉字的探究兴趣,以及强化幼儿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形成初级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邹慧芳.浅谈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方法[J].贵州教育,2020(08):25-27.
[2]向鑫.简析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09):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