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   作者:沈佳毅
[导读]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四十五团中学   沈佳毅 844604

摘要: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主动学习、交流、探讨,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一番详细阐述和说明。
关键字:初中物理;教学难点;教学效果
        当今社会,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为物理教学提供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当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堂,还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以往单一的知识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
        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结合教材内容,在讲台上面边讲知识边在黑板上书写板书,而学生则是低头记录。往往是学生刚记录好教师板书上的内容,还没有对其进行消化、吸收,教师就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学生的物理成绩不理想,并逐渐对物理学习有了抗拒心。因此,为了解决物理教学中的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以《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为例,在讲述教材内容之前,我先将学生分为了3组,并为他们布置了课堂任务:第一组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第二组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视频;第三组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查询我国在“光的直线传播”方面的研究历史。并要求学生将查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制备了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上,我让每组学生挑选了一个代表,并对课件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我对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并让学生根据我的讲解,进行了查漏补缺。这样,通过让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查阅相关知识信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物理教学难点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的定律、概念,这些定律、概念是许多的物理学家经过不断想象、假设、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的。初中生刚接触物理学习,对这些物理定律、概念了解不够深入,觉得物理学习比较困难,渐渐地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信心。而现代信息技术,因其可以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声音、视频、图片等,可以让物理知识从复杂难懂变得简单易懂,让学生克服对物理学习的恐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用比较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减少学生上课打瞌睡、交头接耳等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展现一个新的物理课堂,从而让学生爱上物理。



        例如,以《家庭电路》这一节为例,在讲述教材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电路中各个元件的连接顺序以及作用,我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些常见的电路元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电路元件的作用进行了猜测,并让他们根据已经学到的知识对电路元件进行了简单连接,画出了简单的家庭电路图。然后,我为学生播放了有关家庭电路布线图的视频,并展示了家庭电路中各个元件如何连接的示意图,让学生与自己画的电路图进行了对照,并对自己画的电路图进行了修改,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家庭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安装顺序。然后,我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了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元件的作用。这样,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为学生呈现了直观的教学内容,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许多的物理现象都需要进行实验演示。通过物理实验演示,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掌握实验结论、明白实验要点等,还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地发生、形成进行直观感受,使学生充分理解物理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实验安全、实验仪器、实验环境等问题,许多的实验难以开展,学生无法通过实验去观察物理现象,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地掌握不够深,对许多知识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学生会感觉物理学习比较吃力,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而且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会逐渐减少,不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因此,为了解决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困难,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相关实验条件,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并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
        例如,以《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为例,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许多学生会对这个定律产生怀疑,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对它施加一个推力,它就会移动;如果撤掉施加的推力,它就会停下来。学生通过这一常见现象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这个结论与牛顿第一定律是相悖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对牛顿第一定律产生疑问,并且很难理解这一定律。为了让学生摒弃错误观念,深入了解牛顿第一定律,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模拟了这一实验现象:首先将小球放在一个光滑的桌面上,小球在上面运动时不受任何力的影响,学生会观察到小球一直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给小球施加一个外力,学生就会发现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样,通过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了现实实验教学中不能出现的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实验过程,并抛弃了错误的生活观念。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抗拒,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接受物理,喜爱物理。因此,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大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培杰.让信息技术为初中物理教学推波助澜[J].现代职业教育,201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