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训者考前心理训练浅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8期   作者:李芳芳 岳威
[导读] 训练考核已不单纯是受训者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心理能力的较量
        摘要:训练考核已不单纯是受训者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心理能力的较量。从了解情况,增强考核信心;明确考核目的和任务,形成良好的考核动机;落实考核方案,抓好表象训练和虚拟训练等方面入手,全面抓好考前心理准备,实现考核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受训者;考前;心理;训练
       
        近年来在训练考核状况的调查中发现:考核中发挥水平不理想的受训者中,因心理因素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失败占70%。而训练水平,技术准备不足造成的失败仅占20%。实践已经证明,在当今的训练考核中,训练考核已不单纯是受训者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心理能力的较量。针对这个问题,教练员必须在训练考核前抓了考核心理准备,在考核心理准备过程中,可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了解情况
  《孙子兵法》中有一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在考核中做到“知己知彼”,也是使受训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增强考核信心,取得考核胜利的重要因素。
  “知彼”包括了解考核内容和考核条件等情况。了解考核内容,就是对考核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包括考核内容几部分组成、作装要求、携行规定、成绩评定标准、所需辅助器材等。实践中发现,不了解考核内容情况是引起受训者心绪不安,考核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了解考核条件包括考核地点、气候、考核场所的条件等一切与考核有关的情况。这点也是预先给受训者做好心理准备,尽量减少临考时外界因素对受训者的干扰的有效措施。
    实践中,特别是重要的考核内容和时机,受考者对即将的考核条件的心理适应,是考核心理准备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那些经验比较少的受考者更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使受训者在任何情况下,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和提高抗干扰的能力,而且这也是对受训者逐渐施加心理影响,是他们逐渐进入考核意境的重要手段。
   其次,可以要求受训者在进入考核训练前,先对自己训练水平做一个初步的自我评定,或者在教练员的帮助下进行训练水平的评定。实践中,有些受考者在训练时练得很好,训练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进入考核训练阶段,尤其是越来越接近考核日期,这些受考者就会犯嘀咕,怀疑自己的训练水平,总觉得自己还没有练够,甚至提出要加班补练等等。所以在考核准备中帮助受训者正确评定训练水平是有重要实际意义的。
        二、明确考核目的和任务
        在广泛收集情况、充分了解内容和考核条件的基础上,帮助受训者自觉地确定考核的目标,形成利于考核的良好动机。理论和实践证明:在受训者准备考核的心理训练中,形成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动机是有特殊意义的。动机越重要,受训者对此认识的越深刻,就能越快地形成他的心理准备状态创造有利条件。尤其在重大考核中,这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特别重要。

除了受训者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动机外,受训者还应有自己特有的动机和目的。如:有的受训者想超过其它受训者,以便获得更多机会;有的受训者在平时训练成绩一直不错,担心考核成绩不理想会保不住平时记录;也有些受训者想在大考中努力拼搏一把、绝不辜负教练员、管理干部和父母对自己辛勤的培养的目标等等。总之,教练员要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到受训者的这些想法,并帮助受训者落实有助于他们考核成功的动机。这是一项艰巨又细致的工作。因为任何不切实际的考核动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训者的考核心理状态。
   总之,在确定考核目的和任务时,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只会引起受训者的怀疑不安和信心动摇。从受训者的最大可能性来制定考核的目的和任务。同时,又是留有余地的。这样就能让受训者把自己放在有足够能量赶超对手的位置上,有利于实现考核目的的任务。
        三、落实考核方案
        在上述两个步骤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受训者会自觉主动的参与落实考核方案的活动。一旦为实现目标而设立的考核方案确定下来,就必须加紧实现考核方案的心理训练。从主观上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好心理准备。通常可采用表象训练和虚拟训练的方法。
        考核前,在教练的语言诱导下进行表象训练,以后逐步过渡到受训者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象训练的步骤是:①入静——放松,受训者想想自己此时此刻正安详的躺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湛蓝的天空中有几片白云悠然飘过。通过美好景色的想象,使自己处在放松的状态。②集中——排除一切杂念,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意念。③内心描述——首先让受训者回忆自己最成功的一次考核,越细致越好。这种对过去成功动作表象的体验能加深受训者成功考核全过程的动力定型,同时也起到动员作用,使受训者逐渐回复到最佳竞技状态。然后在这个成功的定型下,迅速转入“想象目标”,把对将来考核的方案汇融在过去成功动作的表象中。这种新组合成的模式就是未来考核的方案。可要求受训者在想象过程中,动作要准确清晰,注意细节,有自我语言提示,想象考核全过程时间要和实际时间接近。根据想象的程度和自己的需要,随时加入环境因素。如严肃认真考核场面等。刚开始练习时,受训者们一想到考核场面,脉搏就开始加快,呼吸变得急促,甚至手脚颤抖。经过多次练习后,受训者们能逐渐控制自己的心境,可以心平气和的反复“过电影”。通过表象训练,受训者成功的动力定型痕迹加深,良好的思维定式和训练水平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受训者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模拟训练,就是在全面分析考核内容、技术特点和自己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模拟训练的方案。很多考核是在空旷的陆地进行的,考核时受外界干扰的影响较大。如射击动作相对简单,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受训者高度的训练水平、准确的速率感、适宜的动作节奏以及良好的心理分配。为了提高受训者在考核中的速率感,可安排一些辅助射击训练,射击完成一个练习后,让受训者自己估计成绩。开始时估计成绩与实际成绩误差较大,经过反复练习,误差逐渐缩小。为了使受训者熟悉整个考核过程,教练员也安排一些考核距离的模拟训练。比如考核距离是100米,模拟训练可改为2*50米,或者是50+25+25米,经过几次模拟考核训练后,就能掌握每个队员模拟考核成绩的规律。通过这种训练,受训者做到心里有数,增强考核的信心,教练员也能预测受训者未来考核的成绩,如发现问题,在考核训练上还可做出适当调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