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其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法在不断的创新,教学的水平也在逐渐地提高。针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会对学生与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教育部门与学校加强对初中课程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比较高,只有不断地提高创造性思维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发挥想象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初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实践性,它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但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当作首要教学目标,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挥,进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1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数学思维研究是数学教学领域中比较活跃的课题,学者们对数学思维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数学思维则是以数与形为对象,通过判断推理解决问题,从而揭示对象联系的思维。数学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深度,表现为,能细致地分析和洞察问题的关键本质属性,克服思维的表面化,在教学中应重视概念的形成。数学思维的广阔性集中表现为,能从多方面考虑和用多方式表达,从不同的解法中选择最佳的一种。数学思维品质相互联系,广阔性与灵活性彼此制约,深刻性是品质的基础,必须全面发展数学思维的各个品质。数学思维方式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根据思维方向分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根据思维结果分为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性思维。对思维进行分类是为了方便研究,且思维的不同方式相互交错。数学思维是演绎的科学,演绎思维是从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在初中几何中,证明定理离不开演绎推理。主要的创造性思维包括归纳思维、类比思维、求异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偏重学生演绎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2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2.1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呈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氛围,引导学生自己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遇到学习难题时,教师应及时地进行指点与建议。另外,学生也应积极地向教师请教问题,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时,为了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平行四边形角、边以及对角线等知识,并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接下来特殊四边形的学习提前做好准备。
2.2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是以,初中数学教学均应围绕着学生自身的发展展开,需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才能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才能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数学学习本就是一个又动手、又动脑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反复练习反而会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不能让学生去模仿、去被动练习、被动参与,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通过合作互助互动等方式互相交流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进一步巩固自己原有知识的同时,还可解决现存的问题,还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究、合作讨论。
2.3逆向思维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体现逆向思维的素材,如定义、运算等。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从概念、公式的逆向运用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数学教材中还存在大量的互逆概念,可以先正后逆结合讲解,引导学生发掘互逆因素,避免学生对相似概念产生混淆,进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如在教学“方程的解”概念时,为使学生明白使方程两边值相等的未知数值为方程的解,理解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未知数值,而且教材中的大多公式可以用等号表示,用左边的式子表示右边,教师可让学生思考逆用公式。数学中,逆用公式的例子很多,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公式的逆用能力。如平方差公式(a+b)(a-b)=a2-b2,等式从右到左是因式分解,从左到右是多项式乘法。逆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可提升计算的准确率。教材中有许多定理是互逆的,如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等。在定理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其可逆性,并进行对比讲解,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提高至关重要,如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体现数形联系等。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互逆定理,如中垂线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等。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设置教学计划,不断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另外,初中数学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与学生共同解决学习难题,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成为创新性数学人才打下基础,全面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而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稳功.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4).125-126
[2]李玉琪.初中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89-92
[3]刘春丽.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J]读与写(上旬刊),201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