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信息技术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自主学习式教学能够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得到广泛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应用初探
由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运用的也越来越广泛,所以为了能够跟上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上,就要求教师能够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式能力,让这项能力能够跟随学生一起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要想能够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感兴趣。因此,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并且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平等公正的对待和学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跟学生达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会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当学生正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那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轻松快乐的学习,并且能够快速的投入到教师给予学生的主题的构建。
2.创设教学情景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到这个情境中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相关的情景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活跃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加富有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参与进来,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是主体来进行教学。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是围绕学生来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其他学生去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来安排教学内容,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科目,所以教师对于不同的内容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通常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把教学内容分成以下四类:
1.基本任务
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对今天所要教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学生在学习接下来的任务的时候才能够层层递进。
2.提高性任务
教师在完成基本内容的教学之后,就可以展开第二类的教学内容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教师可以给出相关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二节信息的集成与交流中的制作课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规定一个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去自由发挥,虽然题目是教师规定的,但是内容是学生可以自由选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开放性任务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选取一些开放性的内容来让学生去自由的完成,例如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是制作语文课件,还是数学课件,或者是其他科目的课件,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由发挥。
4.教学难点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需要动手实践的地方特别多,所以学生自学的时候会搞不懂一些内这个时候教书就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来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多种实践方法来完成作业,如果很多学生在同一个地方都有相同的问题的话,那么就是就可以组织大家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注入过渡到自主学习的状态。
三、学以致用
由于我国现代信息技术非常发达,所以在高中让学生学习信息几乎是为了让学生能动工,不与时代脱轨,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且为了要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和探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来表扬学生的作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现在网上有非常多的信息技术资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和教材结合起来,这样一定会衍生出许多问题,所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使用自主学习式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学生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只能够充当一个引导作用,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且使用自主学习教学策略,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把学习变成他们内需求,从根本上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广州市教研室编著,2005,12.
[ 2] 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下),电化 教育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