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优化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7期   作者:李芮
[导读] 党中央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优化给予高重视,但目前个别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从农村基层党组织抓起,但是目前个别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政治意识薄弱、组织生活形式化、监督机制薄弱等问题,可以从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丰富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政治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净化政治生态、重视基层风气,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党章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努力提高党内整治生活原则性和战斗性。”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中央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优化给予高重视,但目前个别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个别农村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
        1.政治意识有待提高。有些党员自身缺乏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的信心,对现实存在的贫富分化、官员腐败问题缺乏科学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缺乏自信[1],党员自己缺乏政治热情,放松理论学习,不能很好地引导群众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少数农村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甚少开展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形式主义之风不减,内容空洞、实效甚微,党性教育多为传达上级讲话,读文件、读报纸,缺乏吸引力。有的党员干部,经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擅用党员权力,在投票等环节没有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既损害群众利益又破坏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2.组织生活有待丰富。农村党组织政治生活形式化严重,“三会一课”流于形式,常常是上级党组织有任务就召开,平时就是“聋子的耳朵”,随意性很大。而且“三会一课”大多是领导干部发言式的单项传达,并不能很好地把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缺乏互动性、时效性、针对性,也并不关心基层党员干部到底有没有真正听到心里,记到脑子里,农村党组织政治生活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如何并不在领导干部的考虑范围之内,还有些常常外出的党员更是连党课也不参加,游离于组织之外。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出现问题的原因
        1.政治意识淡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苏联和西方大国分庭抗礼,全球范围内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开始,社会主义处于低谷,资本主义快速发展,部分基层党组织成员对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产生怀疑。而且,2000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使得“官本位”思想遗毒甚深,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受封建思想影响更深,传统的文化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农村地区长久以来的家族政治势力和农村地区宗教信仰的影响,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把个人意志凌驾与党规党纪之上,甚至于还是以升官发财、谋取一己私利为主要目的,并不能很好的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谋发展。
        2.组织生活形式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的认识偏差是党组织政治生活形式化的重要原因,个别领导干部忽视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为党建工作可有可无,把工作重点放在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上,导致政治生活内容滞后,缺乏时效性。

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大多为提出任务、并没有后续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导致下级党组织大多是应付敷衍,认为党建工作得过且过。个别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形式仅仅局限于“三会一课”,而且流于形式,多为上级领导的政治灌输,党员群众很少发言或提出意见建议,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的互动几乎为零。
        其次,基层党组织成员多为村干部兼任,党组织领导干部也是多为副职兼任,基层工作本就繁杂,党建工作是长效性工作,不能很快见到效果,导致基层党组织成员自身也忽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的重要性,反而常常打着召开组织生活会的名义商议村内其他事宜。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优化的对策
        1.强化党性教育。农村党组织是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是党大政方针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一环,因此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尤为重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面临考验时能够坚持党的领导,一颗红心跟党走。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党规党纪为准绳,抓好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积极响应习近平提出的“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业意识”,把政治意识放在第一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响应党中央“两学一做”的要求,学习党规党章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争做合格党员。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要求基层领导干部摈弃“家长制”作风,尊重每个基层党员的意见。
        2.创新组织生活方式。针对形式化问题,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内民主评议制度,改变以往的领导讲话、读报纸、念文件的会议形式,鼓励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敞开心扉,深入了解党员群众的想法和难处,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不能党中央发文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重视一阵,过段时间又归于原状,时有时无,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农村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
        3.完善监督机制。在监督对象层面上,注重资源下乡背景下的大型项目工程或资金拨款,做到项目竞标公正、资金走向公开。监督对象还要重点集中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一把手”身上,他们手上有较大的权力,必须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做到对腐败的“零容忍”。监督对象还要包括涉及利益分配的部门,和职位竞争、晋升,资金、物品拨调相关的部门都是重点监督对象。
          加强对监督者的保护,如民主评议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或是匿名监督,不公开举报者信息以避免打击报复行为。对被检举揭发的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若情况属实必须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分。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民主教育,提高民主意识,让他们能自觉做到党务公开,为其他成员进行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响应中央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强化监督问责,有法可依就要做到有法必依、以党内监督带动党外监督、舆论监督等,把监督措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方玉梅;韩梦娟,坚定“四个自信”应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四大辩证关系[J]领导之友  2017(1):89-93.
[2]季正矩; 赵付科,“一把手”监督与党内民主建设 [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1(12).

[作者简介]:李芮,女,1993年1月生,安徽省金寨县人,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政治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