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的引导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吴小胜
[导读] 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体制下较为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及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摘要】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体制下较为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及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以“以生为本、建构主义、教学合一”等等教学理念为基础,积极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堂的有效讨论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自主的表达自己学习后的感受,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人,促进学生综合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理解语文知识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了分析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的引导策略,笔者针对有效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讨论;引导策略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体制和落后教学理念的限制,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语文知识的状态中,且学生在语文课堂缺乏自主探究、讨论的时间和机会,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使得整个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的枯燥、无味及沉闷,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效率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应从各种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有效的讨论和自主的学习。

1.有效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有效讨论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设置合理的展开教学互动,纠正学生学习中不良的习惯。通过课堂有效讨论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学习情况,继而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教学策略,提出更加完善的讨论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讨论内容,帮助学生在有效的讨论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经验,营造积极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自主意识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让学生在有效讨论中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并积极的融入讨论过程中去学习、倾听。其次,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有效讨论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入语文教学内容中积极的探究和分析,不断的总结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展开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明确讨论的意义,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一定的学习体验和知识强化,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2.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的引导策略
2.1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讨论空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标准下,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和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初步了解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及尝试性的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梳理已经发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将问题提出,在学生提出自己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中进行讨论,给予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活跃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学氛围,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1]。

如在进行“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分析,分析为什么明明有三个儿子的文字描述,老人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本、积极自主思考的方式对其进行了解,还可以将疑问转换为问题的形式留在课堂上提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独立的空间进行有效的讨论,让学生们带着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文章展开分析和深入探讨,让学生发表自己自主阅读之后的感想和体验,帮助学生深层次的了解文章内容和内涵,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升自我,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2积极开展语文课堂的小组有效讨论,实现有效的交流展示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属于较为高效且常见的教学模式,也是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应发挥自己教学指导者的地位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并积极融入与组内成员的分享和交流过程中去,强化学生倾听能力、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2]。如在进行“手捧花盆的孩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文章内容的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在每个小组表演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有效讨论的方式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国王发给孩子们煮熟的种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小男孩和其他的孩子一样用自己的种子种出了花朵,那么国王会有什么表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有效讨论,使得学生能在讨论中更加了解文本的主旨内容,并在展示自己讨论成果的过程中让每个小组都能学会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和答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通过质疑拓展语文课堂上的有效讨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深化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拓展属于较为重要的教学过程,能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知识认知。大多数学生在结束小组讨论之后会出现较多的疑问和不解,需要通过更多的外界知识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种类的问题设置多元化的知识讨论形式,促使学生在质疑中继续有效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综合性的分析问题,解答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利用有效讨论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点燃[3]。
3.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引导策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红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引思"的有效策略分析[J]. 赤子(下旬), 2016,10(6):33-34.
[2]居静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导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2019, 15(4):94-94.
[3]熊明林.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 亚太教育, 2016, 000(025):9.

作者简介
姓名:吴小胜  (1980-10)  男  籍贯:皖   学历:大专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邮编:244000   单位: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白云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