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33900519841126XXXX 浙江杭州 310000;2.身份证号码:33018419810912XXXX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道路桥梁工程关乎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社会各项生产建设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软土地基处理是道桥工程中的常见内容,如果处理不得当,会造成后续施工的停滞,严重拖延施工进度,甚至还可能留下安全隐患,引发一系列施工事故。因此,在提高道桥工程质量进程中,强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促进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
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与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密不可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道路桥梁施工仍存在若干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软土地基是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经常出现以下问题:含水量过高;容易发生结构变形;承载力度较低。当前,人们急需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1软土地基具备的基本特征
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具备的特征如下:其一,渗透性薄弱。道路桥梁施工中遇到的软土地基含有大量沙子成分,并且沙子自身缺少稳定性,导致软土地基结构性能较差。同时,由于软土地基含有大量颗粒物质,使得土壤中水分极易流失,导致道路桥梁施工极易产生裂缝。其二,含有大量水分。软土地基中含有的水分含量较多,当道路桥梁施工完成后如果不对软土地基水分进行处理,在重力挤压下水分将不断减少,导致地基下沉的现象发生,严重阻碍道路桥梁施工。
2道桥工程中不处理软土地基的危害
首先,软土地基容易引发沉降问题。一旦降雨量较大,或者在较深处的地下水渗透作用下,质地较为松散的地基很可能出现沉降的情况。地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地基不稳,其支撑效果将大打折扣,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固性,甚至造成道桥的坍塌。其次,从桥梁的压实度角度来看,软土主要结构是松散的砂石,土层稳定性十分不可靠。在道桥施工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地基的压实。基于软土地基的组成特性,压实工作难以进行。此外,相比于其他正常的地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要大得多。道桥施工时间跨度较大,在降雨量充沛的季节,桥梁受到雨水的冲刷和侵蚀,这显然不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最后,目前阶段,道桥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施工材料是沥青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本身具有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软土地基的成分结构也容易改变,桥梁道路表面容易出现硬化的情况,使得质量验收不合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软土地基表层排水法技术
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表层排水法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技术法,主要是按照软土地基中水分含量进行设计方案,目的在于排出软土地基中的多余水分,并保证地基结构整体稳定性。借助于表层排水法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软土层中的水分含量,并且能够提升地基结构稳定性。一般来说,表层排水法主要在水分含量高、土质条件好的软土层中应用范围较广,基本步骤为:首先,结合道路桥梁的施工要求合理设计表层排水方案,挖取排水沟进行排水;其次,若软土地基中水分含量过高,可以利用抽水泵抽出水分,降低土层中的含水量,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定性。
3.2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概述
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时候,可以通过运用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完成软土地基的科学处理任务,获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确保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
实际上,对于此项技术而言,可以凸显出一定的化学性质,此种加固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假如开展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过程当中,运用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则必须保证所选用的相关机械设备的合理性。在所使用的相关材料方面,同样需要严格进行挑选。例如,针对石灰粉与水泥粉之间配比的合适与否,搅拌能否保证均匀性等。通常而言,因为软土地基内存在很多的含水量,因此,应该选取一定量的水泥粉实施合理搅拌处理,使软土固结的速度变得更快。由此可见,利用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能够增强软土地基相应的抗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
3.3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可塑性较差,仅凭借自身的性能难以满足道路桥梁基础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添加相应的物质使之融合,能够提高地基的可塑性和强度,其中水泥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添加物质。水泥搅拌桩作业下水泥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我们都知道水泥通过水化作用就有一定的强度,能够实现与软基的融合加固作用。在采用水泥搅拌桩作业时需要进行多次的实验,保证技术与现场的一致性,在应用上水泥搅拌桩对原土层的影响较小,通过专业的机械设备将水泥浆材料与软土土壤搅拌融合,通过水泥水化热反应达到一定的硬性条件,加固完成后不会对原土地重量产生影响,能够切实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减少地表沉降问题。特别是这项技术在施工中产生的噪音与扰动性较小,能够降低对周边建筑或居民的干扰。
3.4软土地基加筋法
道路桥梁的软土地基施工进程中,由于软土地基存在一些特殊性质,如渗透性差,水分含量过重极易使道路桥梁出现移位的问题。为了避免道路桥梁出现移位情况,可以运用耐拉性强的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埋,提升道路桥梁施工的摩擦力,保证道路桥梁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运用预埋耐拉性材料,还可以整合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耐拉性材料与软土层,保证软土结构的稳定性。除此之外,为了充分发挥加筋法的作用,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中应该在软土地基中先铺设好沙子,并借助于耐拉性材料在沙子上层进行加固,保证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定,避免软土地基对道路桥梁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3.5高强度夯实工艺的探究
从当前的情况而言,采用高强度夯实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主要适用于那些抗压性能十分薄弱的软土地基。与此同时,通常情况下,从前开展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过程中,有关施工者一般借助那些强度十分低的处理方式,不过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依靠此方式依然无法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性,并没有产生其应有的作用。然而,假如运用高强度夯实工艺,便可以攻克这个难题,增强软土地基的牢固性。实际上,虽然此项工艺优势很多,但同样具有缺陷。比如,以往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的过程中,一般耗费的时间非常久,不但工作强度非常大,而且也没有达到既定的夯实目标。所以,为了进一步体现出高强度夯实工艺的价值,应该正式运用以前积极开展检查工作,避免相关机械设备出现功能失常的情况发生,以便提高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的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大部分道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都是无法避免的内容。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不达标,将会引发诸多问题,进而对整个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对软土地基处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该环节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前期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做好相应的勘察设计,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计划。同时选用恰当优良的处理技术,并结合软土地基的实时施工情况,对施工方法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通过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的科学性,能够为整个工程施工打下坚实基础,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强明.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31):275.
[2]闻新星,肖可.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4):676.
[3]郝志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5):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