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期   作者:宋波
[导读] 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算是一项较为庞大且有一定难度系数的项目,主要是因为其建设周期较长,并且建设工程具体项目涉及到很多社会市场当中的经济主体。并且各社会市场经济主体间为了让各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多的获取利益,会产生矛盾与纠纷,而这时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可以有效维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秩序与良好关系,并且会使得个经济主体的自身行为变得更加规范性,并且也可以使得各经济主体获得与其付出成正比的利益与权益。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策略
        引言
        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合同风险管理的实施是确保项目安全有法律效益进行的保障。合同安全管理的实施可以控制经营风险,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通过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分析来预测所遇见的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完善合同管理的控制有效的做好风险的防范。
        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基本概念
        1.1风险管理的起源
        风险管理最早出现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进行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费用。发展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企业的风险管理》的出版进一步的诠释了风险管理的具体指向和说明。风险管理真正意义上传入我国是在1984年,我国台湾宋明哲先生通过发表《风险管理》一书,将风险管理的系统化理念带给国人。
        1.2合同的基本定义
        在市场经济逐渐取得突破的同时世界各国在法律上也不断的进行完善,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各个主体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约束性,而这也是合同的根本意义。在工程项目中合同的主要作用在于将风险进行平摊,使得每个合同内的当事人都能够有一定的风险保障。
        1.3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
        合同管理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在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为了使得项目的基本目标能够得以完成,合同管理发挥出了良好的监督作用。除此之外,建设工程中还有项目管理一说,而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在目的上都是统一的标准。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各个风险的存在,建设企业风险资金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化的安全保障。不仅如此,此类风险管理还有着法律的支撑,在多部法律相互配合的条件下,建设工程合同风险更加富有标准化管理。
        2造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原因
        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造成风险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完成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而合同往往是在工程施工前签订的。在这个时间周期内,国家政策、经济调控以及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建设工程无法按照合同中制定的条款进行,进而给合同管理带来一些不可控的风险。第二,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单位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为了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在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缺乏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从而埋下风险隐患。第三,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要加强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就需要有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来支持合同管理的每个环节,从而将合同管理落到实处。在实际管理中,对于合同上条款的相关责任也没有落实具体,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会导致责任划分不清楚,从而对企业的利益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3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3.1完善流程管理体系
        想要有效使得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防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必须要做的是一定要,贯彻落实每一项管理流程,实现合同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各岗位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明确各项工作负责人员,这样就可以有效在出现风险或问题时,及时找到相应负责人员,让管理流程更加一体化,并且要对各项工作展开专业人员进行合同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应对以及解决问题,使得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流程体系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3.2建立健全的合同文本体系
        合同文本风险指的就是合同条款不合理。由于合同条款不合理、不完整、不严谨而存在法律上的错误,使得合同存在风险。所以我们应该从源头做起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同的审核,对于一些没有盖公章的,不合法的文件及时查除,避免其引起经济风险,同时合同管理人员也应严格把关,对于每一项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按照规定的标准完成,规避风险的发生。
        3.3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
        合同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不信任的情况会给建设工程带来很大的风险性,为了有效的消除这种风险性,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来进行防范。当各单位在相关的商业信息上能够形成一个健全的档案时,合同签署的过程中当事人能够对信息档案进行一定的分析,选择良好信用的单位进行合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建设工程风险性。
        3.4提升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合同管理工作人员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种类及程度,为了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企业应该强化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工作人员才可以及时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减少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受到的阻碍。
        3.5建立风险预估机制
        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建立风险预估机制是降低合同管理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在建立风险预估机制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完善风险预估体系。在对合同进行评审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对合同进行风险预估。在知晓合作方企业后,要对合作方进行信誉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后期进行合同管理风险预估的依据之一。然后在签订合同与履行合同阶段,都应该对风险进行预估,从而很好地发现合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且及时制定应对之策。第二,设立专门的合同风险管控部门。合同风险管控部门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专业的评估。一旦发现风险因素,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且制定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第三,加强对风险的跟踪。在采取相关措施应对预估风险后,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对风险进行跟踪,以实现对合同风险管理的有效管控。
        结语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形式分别有: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风险的原因分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外部环境因素、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意识因素、合同管理的制度因素等。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的有效措施分别有: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合同文本体系;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提升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
        参考文献
        [1]王尧,陶琴,崔艳清.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6):105-106.
        [2]赵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J].交通世界,2018(21):140-141.
        [3]仲晓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4):79-80.
        [4]刘营.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6,9(下):146.
        [5]张灵芝,徐伟,成虎.工程施工合同争议成因模型[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