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喻俊
[导读] 随着建筑施工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化,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化,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再以创新的管理理念指导工程项目管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与管理水平。因此,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是当前建筑行业的重点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经济全球化刺激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由于涉及的各种工程要素较多,只有加强施工管理,才能够进行工程要素的科学配置与优化,提高工程资源的价值。而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实现施工管理的现代化,避免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提高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益。因此,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既往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各方面工作开展,必须站在新的策略和方法来完成,如果缺少足够的创新,则很容易影响到具体工作的合理部署,最终造成的恶劣影响,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有效的解决。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落实,在很多问题的发生频率上表现较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由于当前的工程建设,正步入到特殊的时代,所以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质量问题,都会被社会所诟病,而且由此造成的一些严重挑战,将会持续性积累。所以,我们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在于确保工程建设,朝着和谐的方向来完成,对于自身的一些漏洞和隐患,进行更好的弥补,确保在将来的发展成就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第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还要充分掌握好工程的自身特色。当前的很多工程,都在按照个性化的模式来施工,通过对管理创新,能够在特色实现的同时,不影响工程的其他性能发挥。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协调性不足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许多交叉链接管理工作,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的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现象的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比比皆是,导致出现管理空白。同时,沟通与协调不畅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工期延误和成本浪费的出现,最终会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管理模式陈旧
        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一些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虽然管理体制的改革,但还保持着旧的习惯,总是在行政手段来代替的现象的科学管理,在市场经济规律的生产施工管理严重违反,施工企业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投资项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项目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3?施工工艺相对落后
        施工技术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此,技术更新速度与施工企业的发展速度有关。目前,在中国,部分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相对落后,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对其在项目管理中忽视施工过程中更新管理造成的,管理不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应用新技术,在技术和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提高施工质量的实施受到限制。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3.1管理观念的创新和转变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这一方案就是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3.2对新时期的市场进行分析
        新时代来临以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必须在市场分析的力度上,进行更好的加强,该方面的工作执行过程中,应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优化,最大限度的确保市场本身的稳定性,取得有效的进步。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我们应对宏观调控、微观措施,按照并行模式来完成,从而促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体系,进行更好的健全。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其捕捉与判断市场机遇的能力与综合实力,而其实力则来自企业项目部门创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市场机遇挖掘能力则依靠企业项目部门提供的准确及时信息与创设的良好业绩,由此可见,要想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建筑企业应全面强化项目部门综合建设,提升其良好赢利水平,并营造企业良好优质的社会形象,进而有效提升其市场敏锐性。信息化时代,建筑施工企业应准确捕捉各类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关注竞争同行对手技术经济指标、总额竞争实力,依据国家经济政策与宏观形势作出正确决策与及时反映。
        3.3管理技术的创新
        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技术、管理技术等被应用于工程领域。因此,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上,还需要加强管理技术的创新,管理人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知识,掌握更多的管理技术。要加快推进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步伐,这些管理人员要结合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工程实施情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实现施工技术、管理技术的创新,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比如,在施工管理中,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施工管理系统,在该系统内实现各种工程要素的信息共享,这种施工管理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保障了工程各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解决了各种施工问题。因此,从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来看,其技术应用符合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有效发挥了施工管理系统的协调与监督作用。
        3.4管理体制的创新
        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利于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充分结合国内外的行业管理经验,并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工程监理理念和方法,加以综合和整理,制定出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具体情况的施工管理体系。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客观的原则。只有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为保障,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全方位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完工。
        4结语
        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刺激了各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因此,各个建筑企业要掌握行业的发展趋势,逐步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观念、管理机制与技术的创新,逐步改变落后的施工管理模式,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使得建筑工程可以创造其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希元.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探索[J].中国房地产业, 2017(31):123.
        [2]韩易学.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构建[J].商情,2017(11):213.
        [3]席艳伟.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策略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250.
        [4]高俊杰.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构建[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