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3期   作者:苏志华 祁瑞卿
[导读] 分析心理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5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常规组20例,观察组32例。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时,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慢阻肺;护理效果

        老年慢阻肺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应积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1]。本研究中,选取5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给予其心理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常规组20例,观察组32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11例、9例,年龄20~81岁,平均(46.32±3.2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18例、14例;年龄21~80岁,平均(47.21±2.1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简单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师以及责任护士,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为患者安排常规检查,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检测;给予患者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以及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
        (1)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以及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座谈会的方式,为患者传播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使患者对疾病能够有正确的认知,同时也应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康复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并学会调节情绪,例如:转移注意力。患者可以回想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或是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从而达到缓解不良情绪的目的。
        (2)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人员要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明确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针对存在自卑情绪以及悲观情绪的患者,应当为患者营造出对康复有积极影响的治疗环境,并鼓励患者积极展开对康复有积极意义的锻炼活动。除此之外,应安排康复患者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交谈,鼓励患者坚持锻炼。针对存在焦虑以及恐惧等情绪的患者,应合理安排患者接受治疗以及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惑,予以患者充分的支持以及安慰。
        (3)家属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时,仅仅依靠护理人员是不够的,患者家属也应积极参与其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情况,提高家属的护理配合度,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以及理解,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AS、SDS评分对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在SPSS 软件中输入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慢阻肺疾病的主要特点就是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是慢性咳嗽、气短、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该疾病不仅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功能受到损害,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造成损害,如果情况严重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心理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的方式,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利用多种干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保护患者心理健康,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均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由此证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护理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刘荣荣.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2):262-262.
[2]张满云.多学科诊疗模式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 2017, 22(8):1456-1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