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术后监护室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3期   作者:李子福
[导读] 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术后监护室护理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术后监护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治疗,两组患者均选择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并予以患者术后监护室护理。记录分析术后护理结果。结果:死亡5例,占比12.50%。其中,发生1例心肌梗死,占比2.50%;发生2例恶性心律失常,占比5.00%;发生1例低心排,占比2.50%;发生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占比2.50%。剩余35人病情得到改善,痊愈后出院。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术后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机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同期手术;监护室护理
 
        本研究中,选取4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寻术后监护室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6~75岁,平均(57.32±3.21)岁;患者病程2-9天,平均病程(4.32±0.21)天。患者全部采用全麻低温CPB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置换术,在同期手术患者中,存在15例二尖瓣病变患者,13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12例联合瓣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绞痛症状,手术前采用经冠状动脉造影以及超声心动图对患者进行检查确诊。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均给予其术后监护室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神经心理护理。患者由于体外转机时间较长,极易导致患者的清醒时间被延迟,或是清醒之后患者出现烦躁易动以及神经错乱等症状的机率较高,难以与护理人员达成良好的配合,因此,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清醒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对患者的反应度、感觉以及瞳孔运动进行评估,确保无异常现象存在。当患者能够清醒回答护理人员的简单问题之后,手术已经成功,促使患者能够积极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配合。
        (2)循环系统护理。由于手术前患者的心脏受损情况严重,手术结束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在近期内,由于受到心脏创伤的影响会有所下降,极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低心排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遵医嘱给予患者利尿、强心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的入量以及出量进行检测,积极为患者应用输液泵,降低患者术后早期的液体摄入量,如有必要,应使患者保持负平衡状态,避免短时间内为患者输入过多液体,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3)呼吸系统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应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平均应用时间应控制在3d左右,应用时间最长可以达到7-8天,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呼吸系统护理,保证患者的呼吸管道能够保持无菌环境,并将患者的呼吸道痰堵现象清除,使用足量的抗细菌以及抗真菌感染的药物,使患者的预后状况能够得到改善。
        (4)内环境护理。患者在手术前由于长期应用利尿剂等,对患者机体内环境造成影响,手术结束后大部分患者会由于血清钾镁过低导致患者心肌细胞出现电紊乱现象诱发室颤等症状,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率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定时对患者血气指标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诱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干预。
2 结果
        手术成功40例,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之后,死亡5例,占比12.50%。其中,发生1例心肌梗死,占比2.50%;发生2例恶性心律失常,占比5.00%;发生1例低心排,占比2.50%;发生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占比2.50%。剩余35人病情得到改善,痊愈后出院。
3 讨论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程通常较长,并且该疾病患者的各个器官代偿功能极差,因而,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难度较高[1]。手术结束后,患者的恢复周期较长,如果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妥[2],可能导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增多,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神经心理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内环境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促使患者的术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控制降低[3]。
        有研究表明,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死亡机率高达15.4%-16.0%[4],在本研究中,给予患者监护室护理措施加以干预,最终的死亡率为12.50%,明显低于该研究所报道的死亡率,由此证明,虽然该手术后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护理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但通过采取监护室护理措施加以干预,也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给予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术后患者监护室护理措施加以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谭威,李儒正,邢杰,等.心脏瓣膜病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16例临床分析[J]. 疑难病杂志, 2017, 16(9):943-946.
[2]刘正,霍强,木提拉·阿布都热合曼,等.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进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的疗效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4):108-110.
[3]张正升,张申,吴联合,et al.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8):3077-3080.
[4]米怀雪,张申,田飞飞,等.同期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冠脉搭桥手术及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临床疗效[J].心脏杂志, 2019, 31(2):181-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